“三北”地区旱作节水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三北”地区旱作节水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ID:11264122

大小:6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1

“三北”地区旱作节水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_第1页
“三北”地区旱作节水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_第2页
“三北”地区旱作节水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_第3页
“三北”地区旱作节水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_第4页
“三北”地区旱作节水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北”地区旱作节水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三北”地区旱作节水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梅旭荣1,2,张辉3,张永江3,严昌荣1,2*(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2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3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北京100125)摘要:东北、华北和西北等“三北”地区是我国粮食生产和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耕地面积达到10.53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7.67%。其中水浇地和旱地分别占“三北”地区耕地面积34.38%和58.02%,占全国水浇地和旱地面积76.21%和66.84%,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小麦和其他杂粮作物的生产用地。同时,“三

2、北”地区现存中低产农田中可改造比例高,一般都在50%以上,尤其是东北和华北地区。根据“三北”地区自然、社会和农业生产特点,农业发展应该强化旱作节水农业,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为核心,把节约水资源和提高利用效率放在旱作农业发展的突出位置,加强相关技术的集成组装和配套,减少降水资源的无效损失,提高农业生产中单位水资源的产出效率和效益,以增收激活节水,以节水促进增收,走出一条效率和效益双赢的旱作节水农业发展之路。同时,按照区域特点,加强以生物和农艺节水为重点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创新,强化工程与农艺、农机、生物、化学、管理等节水措施的联合应用,大力普及高

3、效适用、简便成熟的实用技术和装备,推动综合技术的集成示范,不断突破制约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增强抗旱节水综合能力。关键词:“三北”地区;旱作节水农业;地位和作用;发展对策旱作农业是指在降水量偏少又缺乏灌溉条件下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水分主要来自土壤水分和田间集蓄雨水。旱作节水农业则是旱作农业的提升,是在旱地上依靠和充分利用降水进行的农业生产,是雨养和集雨补灌两种农业生产活动的总称,其核心是综合运用生物、农艺、农机、田间工程及信息管理等技术措施,充分集蓄降水,最大限度提高降水保蓄率、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农业高产高效、农村经济可

4、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同步改善。1.旱作节水农业的现状我国旱作区幅员辽阔,现有旱地近10亿亩,主要集中在西北、华北、东北和西南地区。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偏旱地区,主要包括沿昆仑山—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地区,涉及京、津、晋、冀、鲁、豫、苏、皖、蒙、黑、吉、辽、陕、甘、宁、青、新等17个省(区、市)。该区域资源性缺水问题突出,年均降水量300~700毫米,70%~80%的降雨发生在6~9月,春旱十分严重。由于气候和人为原因,土壤沙化、退化严重,中低产田比重大。同时,农业经营粗放,农业节水技术普及率低,旱作区降水利用率一般仅在45%~

5、50%左右,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但这一区域的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较为有利。未来我国粮、棉、油、豆的重要产地将呈现向北方地区集中的趋势,“三北”旱作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29B01);“十一五”国家863项目(2006AA100216)课题资助。*通讯作者:E-mail:yancr@ieda.org.cn区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加强三北地区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表1我国北方旱作节水农业的区域范围及主要特征区域范围自然与农业特征西北地区黄河中上游、

6、长城沿线以北地区和内陆河流域的陕、甘、宁、新、青及内蒙古西部干旱气候,年降水量不到400毫米,且季节分布不均。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且不断恶化,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农业资源丰富多样,人均土地面积大,光热资源丰富,生物资源丰富。一年一熟。华北地区晋、冀、鲁、豫、京、津、苏、皖等省(市)的全部或部分半湿润气候,年均降水量400~800毫米,降水年变率高,季节分布不均。土壤类型多样,大部分土壤比较肥沃,耕性良好。主产冬小麦、棉花、夏玉米、花生等。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东部半湿润和半干旱冷凉气候,年均降水量300~900毫米,主要降水集中

7、在6~9月,春旱十分严重。地形波状起伏,土壤退化严重。主要种植玉米、大豆等作物,一年一熟。2.旱作节水农业对粮食和生态安全的作用据统计,我国现有旱地面积9亿多亩,占耕地总面积50%以上,东北、华北和西北等“三北”地区的耕地面积达到10.53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7.67%。其中水浇地和旱地分别占“三北”地区耕地面积34.38%和58.02%,占全国水浇地和旱地面积的76.21%和66.84%,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小麦和其他杂粮作物的生产用地(表2)。表2我国北方三大区域不同类型耕地面积及比例区域总面积(亿亩)水田水浇地旱地面积(万亩)比率(%)

8、面积(万亩)比率(%)面积(万亩)比率(%)东北地区41037633315.43568113.842895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