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探析论文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探析论文

ID:11270808

大小:5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1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探析论文_第1页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探析论文_第2页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探析论文_第3页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探析论文_第4页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探析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探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探析论文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创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对内蒙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特殊性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思想政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创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对内蒙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特殊性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应对模式及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的相关对策。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内蒙古;思想政治理论课

2、;教学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末教育部社政司明确提出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到学科的高度进行建设以来,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一般性规律和学科特点上,对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的特殊性问题及对策方面的研究还很欠缺,尤其对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更加缺失。内蒙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全国其他地区一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较除了共有的普遍性以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学的对象、内容的民族性特点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存在和发展同样受地区经济形势、风俗习惯及社会环境的

3、影响。因此,深入挖掘内蒙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特殊性,探索应对教学模式是一个非常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特殊性分析(一)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特点1、多民族性内蒙古自治区是蒙古族自治的民族地区,截止到年底,全区共有普通高等学校36所,全年招收学生8.10万人,在校学生34.87万人,少数民族在校学生6.94万人,其中蒙古族学生5.70万人。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本民族的骄傲,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他们的总体思想政治态度是积极端正的。在回答你对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的态度时,认为很有必要的占

4、62.88%,回答通过适当的形式和方式可以接受的占31.97%,回答无必要的占5.15%。由于知识层次和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了内蒙古少数民族学生接受能力的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少数民族整体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高。2、思想多元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年龄特点和单一的成长环境的限制,他们认识问题还不够全面、不够透彻;受语言和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响,思想相对封闭、保守;从农村牧区来到城市,面对各种信息的传递和各种思潮的冲击,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受到严重影响。不仅如此,面对汹涌而来的西方各种思潮,对信“资”还是信“社”的问题上,并没有深刻

5、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前途产生怀疑、动摇甚至否定。另外,蒙古族、达斡尔族的祖辈的意识形态里,宗教思想浓厚,萨满教和喇嘛教的影响最大。宗教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调查显示,有21.5%的学生认为宗教给人希望寄托,使人精神依靠。有29.8%学生认为宗教信仰是个人的事情,对社会和别人没有关系。总之,来自农村牧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城市生活方式和形形色色的文化思潮的冲击,弱化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热情,思想显现多元化趋势。(二)师资队伍现状1、学历层次低教师学历低,科研水平不高,是制约内蒙古

6、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整体素质的主要因素。内蒙古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相对较高的是内蒙古大学,约占24%,而内蒙古医学院29名教师中竟然没有一位获得博士学位。近些年来,高校教师的整体学历层次逐年提高,读博士的教师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各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忙于应付繁重的教学任务,学历提高相对滞后,从而导致教师科研能力差,教学和科研成果层次不高的局面。从发表论文得层次上看,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发表的论文大部分发表在本校学报或本地区其他院校学报上,发表在国

7、家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极少。据统计,2008年度,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均发表论文0.74篇,与本校法政学院人均发表论文0.77相近,但是质量上却有一定的差距,法政学院有7篇国家核心期刊论文,而马克思主义学院仅有1篇。2、双语教师专业化程度低蒙汉双语教学是内蒙古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蒙汉双语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民族教育的发展水平,关系到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和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根据调查,内蒙古师范大学等学校均有蒙汉兼通的双语教师,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岗39位教师中有6位双语教师,占

8、总人数的15%。但因为内蒙古民族地区教育相对落后,蒙汉兼通的高级专业人才较为缺乏,目前在校蒙汉双语教师基本没有受过双语教学培训,都是自己在摸索中开展教学。比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有的教师蒙语很好,可以轻松流畅地使用蒙古语,但汉语使用不通顺;而有的教师蒙语基础不好,许多政治学和历史学的概念和专业术语就很难准确地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