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案 《消化与吸收》教案

生物教案 《消化与吸收》教案

ID:11271386

大小:3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1

生物教案 《消化与吸收》教案_第1页
生物教案 《消化与吸收》教案_第2页
生物教案 《消化与吸收》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生物教案 《消化与吸收》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消化与吸收》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2能力目标: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3情感价值观: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观点。教学重点: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教学难点:消化液与消化酶,尤其是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却是一种消化液。吸收后进入的具体位置教学过程;一:激趣诱思:(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我儿子的小朋友吃了一个玉米,你们猜结果怎么样?(学生)拉出了玉米粒。(师)恭喜你们,答对了。那又是为什么呢?(生

2、)消化不好。(师)对了,今天我们一块复习《消化与吸收》的有关知识。二:基础知识梳理:1、消化系统的组成:(播放消化系统的视频)(1)消化道: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2)消化腺:大消化腺:_________小消化腺:______2、食物的消化:(1)消化:食物在___被分解成_____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2)①淀粉→___→___②脂肪→___→___+___③蛋白质→___3、吸收:(播放食物消化的视频)(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各消化道各段吸收的营养物质:①胃:少量__

3、_ ___ __②小肠:__ __ __ __ __ __ __③大肠:少量的__ __ 部分____。(3)小肠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①___和___使小肠吸收面积增大。②小肠绒毛的壁___,绒毛中有丰富的___。三、构建知识体系(师生共同完成,以框架形式)四、疑难点拨:1、消化腺与消化酶消化腺消化液排入部位所含消化酶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肠腺2、小肠有哪些适合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特点?2、探究实验:(播放口腔对淀粉的消化实验的录象)某同学做“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的探究实验,操作如下:①取一支试管,将适量馒头碎屑放入试管中。②向试管中加入2毫升纯净唾液和2滴碘液,并搅拌。①将试管

4、放入盛有37℃温水的烧杯内约10分钟。a、实验现象:试管内的淀粉不变蓝。b、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唾液都有关系。(1)请纠正该同学探究中的错误。a:实验设计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实验步骤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同学的实验结论可靠吗?为什么?(3)请说明实验中需将试管放入37℃水中恒温的原理。五、典例分析:1、下图表示食物通过消化道时,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被消化过程中数量的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5、(图略)(1)甲表示___的消化曲线,因为其到了[]____才开始被消化。(2)丙表示___的消化曲线,因为其在[]___就开始消化。(3)这三种营养物质在____中都可以被消化,而在____________中则都不能被消化。2、有A、B、C、D四种消化液,他们都不是肠液。请根据下表分析A、B、C、D分别是____________四种消化液,其中B是由___分泌的。能使蛋白质消化参与脂肪的消化能使淀粉消化ABCD六、智能提升1、医生从小王消化道的某器官里取出少量液体,经化验发现含有葡萄糖、麦芽糖、淀粉、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等物质,则该器官是()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2、下列关

6、于小肠的结构特点中,与吸收无关的是()A、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一般有5至6米长B、小肠壁内的肠腺能分泌肠液C、小肠壁内表面有很多环行皱襞,皱襞上有很多小肠绒毛D、小肠绒毛壁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且有丰富的毛细血管3、人患急性胃肠炎时,身体会严重脱水,造成严重脱水的最主要原因是()A、大量喝进的水随尿排出B、汗液蒸发过多C、病人喝水过多D、喝进的水不能吸收进入血液4、葡萄糖和氨基酸是由哪一结构吸收进入血液()A、胃B、小肠C、小肠绒毛毛细血管D、肠腺5、将唾液滴入盛有淀粉糊的试管中,摇匀后放在37℃的水中一段时间,然后取出试管滴入碘液,发现试管中溶液不变蓝。该实验能证明()A、淀粉

7、没有发生变化B、淀粉已转变为麦芽糖C、淀粉已转变为葡萄糖D、淀粉已被分解七、总结反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