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理群谈《背影》

钱理群谈《背影》

ID:11277093

大小:4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1

钱理群谈《背影》_第1页
钱理群谈《背影》_第2页
钱理群谈《背影》_第3页
钱理群谈《背影》_第4页
钱理群谈《背影》_第5页
资源描述:

《钱理群谈《背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948天地玄黄》之六“朱自清逝世前后--1948年8月(二)”  作者:钱理群  这是一个普通的中学国文教员的永恒记忆:1948年8月13日,走出家门,就看见一群小学生在争着抢着地看一张当天的报纸,其中一个惊慌地喊道:“老师,作《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昨天死了!”看到孩子们那种仓皇悲戚的神情,不禁无言地流下泪来。  在这些日子,人们频频提到朱自清的“背影”:与朱先生合作了20年的开明书店在挽联里写着“长向文坛瞻背影”。一位北大学生在悼文里说他仍然看见“一根手杖支持着那一个瘦矮的背影”。小说家沈从文娓娓叙说着“终生不易

2、消失”的瞬间印象:一个“午睡刚醒或黄昏前后镶嵌到绿荫荫窗口边憔悴清瘦的影子”,沈从文揣度、想象着:“在那个住处窗口中,佩弦先生可能会想到传道书所谓‘一切虚空’,也可能体味到庄子名言:‘大块赋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因为从所知道的朋友说来,他实在太累了,体力到那个时候,都已消耗得差不多了。”诗人唐提则赋予“背影”以象征的意义,他说:“我更爱把朱先生看成这时代受难的到处给人蔑视的知识生活的代表,从他身上看出人类的受难里的更深重的知识的受难,他的‘背影’是很长的。”  许多人都谈到朱先生晚年“表现得十分年轻

3、”,最有力的证明自然是1948年元旦的“扭秧歌”;但也有人注意到朱自清心境的另一面,也许是隐藏得更深的一面。于是,朱先生身边的余冠英提到先生偶然写作的旧体诗里出现了这样的诗句:“圭角磨堪尽,襟怀惨不温”,“分明见出他心境的阴黯,沉重”。朱自清的至交叶圣陶也谈到“他近年来很有顾影亟亟的心情”。但他们都认为这种内在精神上的忧郁、沉重,“怕不是为国事”,“也不见得是为生活”,而是他因病而“常常想到死”,据说他曾谈到过这样的想法:“人生上寿百年也还嫌短,百年之内做不出多少事来。”凡事认真的朱自清对待“死亡”也是如此认真:他要

4、抢在死神降临之前,思考与探索,他自己,以及与他同类的知识分子,还能够为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与人类作(以及不能作)什么。在这个意义上,诗人唐提把朱自清看作是这个时代的人类的受难的知识者的代表,不失为一个深刻的观察:搅动着晚年朱自清内心的,正是在变动的大时代里他自己,以至同类知识者的命运、责任与选择。  其实,早在20年代末,也即1928年2月7日,朱自清写过一篇题为《7《1948天地玄黄》之六“朱自清逝世前后--1948年8月(二)”  作者:钱理群  这是一个普通的中学国文教员的永恒记忆:1948年8月13日,走出家门

5、,就看见一群小学生在争着抢着地看一张当天的报纸,其中一个惊慌地喊道:“老师,作《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昨天死了!”看到孩子们那种仓皇悲戚的神情,不禁无言地流下泪来。  在这些日子,人们频频提到朱自清的“背影”:与朱先生合作了20年的开明书店在挽联里写着“长向文坛瞻背影”。一位北大学生在悼文里说他仍然看见“一根手杖支持着那一个瘦矮的背影”。小说家沈从文娓娓叙说着“终生不易消失”的瞬间印象:一个“午睡刚醒或黄昏前后镶嵌到绿荫荫窗口边憔悴清瘦的影子”,沈从文揣度、想象着:“在那个住处窗口中,佩弦先生可能会想到传道书所谓‘一切虚

6、空’,也可能体味到庄子名言:‘大块赋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因为从所知道的朋友说来,他实在太累了,体力到那个时候,都已消耗得差不多了。”诗人唐提则赋予“背影”以象征的意义,他说:“我更爱把朱先生看成这时代受难的到处给人蔑视的知识生活的代表,从他身上看出人类的受难里的更深重的知识的受难,他的‘背影’是很长的。”  许多人都谈到朱先生晚年“表现得十分年轻”,最有力的证明自然是1948年元旦的“扭秧歌”;但也有人注意到朱自清心境的另一面,也许是隐藏得更深的一面。于是,朱先生身边的余冠英提到先生偶然写作的旧体

7、诗里出现了这样的诗句:“圭角磨堪尽,襟怀惨不温”,“分明见出他心境的阴黯,沉重”。朱自清的至交叶圣陶也谈到“他近年来很有顾影亟亟的心情”。但他们都认为这种内在精神上的忧郁、沉重,“怕不是为国事”,“也不见得是为生活”,而是他因病而“常常想到死”,据说他曾谈到过这样的想法:“人生上寿百年也还嫌短,百年之内做不出多少事来。”凡事认真的朱自清对待“死亡”也是如此认真:他要抢在死神降临之前,思考与探索,他自己,以及与他同类的知识分子,还能够为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与人类作(以及不能作)什么。在这个意义上,诗人唐提把朱自清看作是这

8、个时代的人类的受难的知识者的代表,不失为一个深刻的观察:搅动着晚年朱自清内心的,正是在变动的大时代里他自己,以至同类知识者的命运、责任与选择。  其实,早在20年代末,也即1928年2月7日,朱自清写过一篇题为《7《1948天地玄黄》之六“朱自清逝世前后--1948年8月(二)”  作者:钱理群  这是一个普通的中学国文教员的永恒记忆:194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