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及其《北方》

艾青及其《北方》

ID:11297763

大小:2.68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8-07-11

艾青及其《北方》_第1页
艾青及其《北方》_第2页
艾青及其《北方》_第3页
艾青及其《北方》_第4页
艾青及其《北方》_第5页
资源描述:

《艾青及其《北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方艾青及其诗歌创作一、关于作者1、生平经历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艾青是其1933年发表《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开始使用的笔名。1)儿时生活:出身地主家庭,出生后即被送到本村一位名叫“大叶荷”的贫苦农妇家寄养,养母对艾青的疼爱甚于父母,这使他从小就感染了农民的淳朴和忧郁。5岁始回家,进本村蒙馆开蒙。2)求学过程:自幼喜爱美术,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次年,赴法留学,专攻绘画艺术,在巴黎度过了三年“精神上自由,物质上贫困”的生活。此间接触了大量的西方哲学著作和外国文学作品,受到惠特曼、马雅可夫斯基、叶赛宁、波德莱

2、尔等著名诗人的影响,学习绘画的同时试验写诗。艾青的山水画3)成为诗人1932年1月启程回国。回国后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参予组织“春地艺术社”,举办“春地画会”,后被国民党逮捕,狱中的生活使艾青从绘画领域转向诗歌创作,1933年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著名诗篇,该诗发表后,引起了社会和文学界的普遍重视,艾青因此一举成名。从此,“诗成了我的信念,我的鼓舞,我的世界观直率的回声。”2.关于创作(三个时期)1)《大堰河》时期:从“彩色的欧罗巴”带回的“芦笛”,并和多灾多难的民族现实结合,扎根于土地和人民。在“芦笛也是禁物”的黑暗环境中,其诗的基调是“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

3、语”。代表作:诗集《大堰河》2)《北方》时期:从“吹笛”的流浪者变成时代的“吹号者”。在战争中深入人民中间,思索民族的命运,探索新诗通向“民族心灵深处”的道路。“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饥谨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的两臂/……/中国,/我在没有灯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代表作:诗集《北方》(收有《复活的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向太阳》《我爱这土地》)《他死在第二次》、《吹号者》《火把》、《黎明的通知》等。“艾青的根是深深地植在土地上”,“在根本上就正和中国现代大众的精神结合

4、着的、本质上的诗人”“中国新诗的创造可以说正由他们在开辟道路”(冯雪峰)3)建国后高唱世界和平之歌时期。有《给乌兰诺娃》《普希金广场》《给巴勃罗·聂鲁达》等世界题材作品。文革后发表《归来的歌》,成为当时诗歌的“归来派”的代表。痛斥文革、“四人帮”的罪恶。3.艾青诗歌的意象群及其内蕴:A.“土地”意象群:①对土地——农民最深沉的爱,对于他们命运的关注和探索。《大堰河——我的褓母》。“大堰河,是我的褓母。/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褓母。//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

5、的儿子,/我敬你/爱你!”②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土地》)B.“太阳”意象群——艾青的“永恒主题”太阳——光明、理想、美好生活、春天、生命、黎明、火焰等的热烈追求。《太阳》《向太阳》《黎明的通知》“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们

6、滚来……//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太阳》)“我打开窗/用囚犯第一次看见光明的眼/看见了黎明/——这真实的黎明啊”……“是的/太阳比一切都美丽/比处女/比含露的花朵/比白雪/比蓝的海水/太阳是金红色的圆体/是发光的圆体/是在扩大的圆体……是的/太阳是美的/且是永生的”——(《向太阳》)1.写作背景诗人写作此诗之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诗人辗转于南北各地,1938年初旅经陕西潼关时,因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端木蕻良关于“北方是悲哀”的感叹而引发思绪,于是写作此诗,抒发他北国之行的感受。三、《北方》文本详析2.主题思想本诗描

7、绘了北方国土的悲哀,又表达了对这悲哀的国土崇敬与挚爱的深沉感情。解读此诗的三个要点:1.“土地”意象及象征意蕴2.感觉化的画面感3.自由诗体的特点诵读诗歌把握感情3、结构分析本诗共四节,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前三节):描绘战争阴云笼罩下北方国土的荒凉、阴郁、贫困、悲哀,表达对不幸的北方人民的关切;第二部分(第四节):抒发因目睹悲哀的北方和回思历史而产生的对国土深沉挚爱的情感。理解诗前的小序小序是诗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那个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是指小说家端木蕻良,他在和艾青一同去山西的路上,根椐自己对沦陷区的感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