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集中学语文复习导学案- 爱莲说

龙集中学语文复习导学案- 爱莲说

ID:11305293

大小:8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1

龙集中学语文复习导学案- 爱莲说_第1页
龙集中学语文复习导学案- 爱莲说_第2页
龙集中学语文复习导学案- 爱莲说_第3页
资源描述:

《龙集中学语文复习导学案- 爱莲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龙集中学九年级语文导学案备课教师:尹寒总计48-49课时学生_____________课题:爱莲说与两小儿辩日课型新授教学时间:二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2、背诵课本指定背诵的内容3、进行必要的中考试题训练【教学过程】一、自主复习:认真自读课本,完成指定作业(一)两小儿辩日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孔子东游()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及其日中则如盘盂()及其日中如探汤()孔子不能决也()孰为汝多知乎()2、译句:(1).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2).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3).孰为汝多知乎?(4)孔子

2、不能决也3、简答:(1).文中“辩日”之意是。(2).面对太阳,为什么两小儿竟产生不同的看法,他们的依据是什么?(3).从他们认真争辩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两小孩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5).两小儿“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二)爱莲说1、给下列字注音蕃淤  濯 涟  亵   逸  噫  鲜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益:   植:   鲜:   蕃:   淤泥:    染:  :   清涟: 妖:    植:      亭亭:  亵:  灌3、和“水陆草木之花”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3、是(  )。A.牡丹,花之富贵者也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4、用现代汉语翻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作者写出了莲几个优点?(用原文词句回答)6、用原文回答“予独爱莲”的原因。7、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8、文中哪些句子直接描写了莲的形象?你认为莲花与君子有哪些相同之处?9、“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              ”。结尾这一句感

4、叹表达了作者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世风的鄙弃。10、将菊、牡丹、莲一一拟人,用高尚品格的“莲”自况,婉曲批判      11、作者本来要赞颂莲花,却先提到菊和牡丹,为什么?12、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3、作者把“莲”喻君子,那么君子是什么样的呢? 14、“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作者“独爱莲”? 15、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

5、“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原因。 16、短文赞扬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二、课堂导学(一)检查自主复习情况(二)重点知识巩固A《两小儿辩日》一、文学常识1、出处:《列子·汤问》2、作者:战国,郑国人,列御寇。3、《列子》:《汉书·艺文志》中载有《列子》八篇。其中保存了许多先秦时代优秀的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

6、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4、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5、《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书,儒家经典之一,语录体。二、主要内容1、中心:这是一则生动的民间故事。通过两个小孩争论太阳在不同的时间距离地球远近的问题,说明客观事物是错综复杂的,即使是智者也有所不知。2、启示: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同;3   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学无止境),即使大学问家也有所不知;   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

7、大胆质疑的精神;   学习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精神,不可“强不知以为知”。3、内容要点:争辩的焦点是——太阳何时距离人近,何时距离人远?   观点是——太阳早晨近,正午远;太阳早晨远,正午近。   依据是——太阳早晨大,正午小;太阳早晨凉,正午热。(视觉) (感觉)              推论是——远者小而近者大;近者热而远者凉。三、字词积累及运用1、关键实词:游:游历、游说。辩:辩论。斗:争(胜负)。故:原因、缘故。始:刚。初:刚。及:到。沧沧凉凉:有清凉的感觉、略带寒意。沧沧:阴

8、凉。探:伸。决:决断、判定。2、关键虚词其:代词他们争辩问其故。以:动词认为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代词它、指代太阳及其日中如探汤。孰:疑问代词谁孰为汝多知乎3、特殊用法:通假字:知:通“智”智慧孰为汝多知乎!名词做状语:东:向东孔子东游。古今异义汤:热水及其日中如探汤。一词多义:去(1)离开去后乃至(2)距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为(1)是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2)认为孰为汝多知乎!4、省略句的翻译(1)省主语:问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