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站管理(附件一)

供热站管理(附件一)

ID:11336018

大小:109.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11

供热站管理(附件一)_第1页
供热站管理(附件一)_第2页
供热站管理(附件一)_第3页
供热站管理(附件一)_第4页
供热站管理(附件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供热站管理(附件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一:供热站管理第一章人员管理及培训一、人员培训 运行班组直接担负着供热站生产的各项生产任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产任务的完成及供热站的安全运行。因此,班组建设的重点是人员素质的完善,而其中应侧重人员的技术培训,技术培训又以上岗培训和岗位培训为重中之重,运行班组进行现场技术培训的形式有:  1上岗培训  新工人入厂后,独立值班前,必须经过规程、规章制度学习,现场见习和跟班实习三个阶段的培训,每个阶段要制定培训计划,认真按计划进行。  1)规章制度学习新工人进厂后,首先要经过规章制度教育,安排他们学习厂纪厂规,学习安全规程及有关法规,并了解供热站的生产过程。经过集中学习考试合格后,才

2、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  2)现场见习新工人到现场后,班组要指定专人进行培训,学习本岗位设备构造原理性能有关系统及运行方式。见习运行人员不允许操作设备,不能顶岗值班。见习期满,经过考试合格方可进行现场跟班学习。  3)现场跟班学习对见习期满经考试合格,进入现场跟班学习阶段的新工人,班组要安排有经验的人员进行培训。逐步在老师傅的监护下,参加实际操作。跟班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实际考察确认有适应工作的生产知识和独立工作能力,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独立工作。17  2在岗人员的培训  生产岗位培训是班组对本班各岗位工人进行技术教育的重要方法,是通过结合本班实际生产岗位而进行的技术技能培训,使他们

3、了解掌握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其性能,熟练掌握运行方式、操作方法、事故分析及施工方法、工艺要求等。生产岗位培训是供热站安全、经济运行的根本保证。  班组要根据本班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状况,围绕生产实际,制定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并定期检查计划落实情况。要指定专人抓培训工作,建立考勤、考核制度。岗位培训要与岗位工资挂钩,定期考试、考核,合格者才能享受相应的岗位工资。岗位培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考问讲解生产知识的考问讲解是针对人员素质和岗位标准,以本专业、本岗位“三熟、三能”为主要内容,采用逐级提问的方法进行培训。当考问人认为被考人回答不圆满或不正确时,要给予补充或纠正,达到巩固和

4、提高生产知识的目的。  2)技术问答班组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结合生产工作中的技术薄弱环节和设备存在的问题,由培训员提出若干技术问题,分别交给若干人解答,然后写出标准答案,公布于技术问答栏,供大家学习。  3)事故预想供热站经不起事故的发生,任何大、小事故的发生,都将给供热站17造成重大损失。事故预想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事故预想应以当值主要设备缺陷,特殊运行方式、季节、气候变化、新设备和修后设备投入运行及其它临时发生的情况为重点。做好事故预想,使运行人员心中有数,并事先做出反事故措施,一旦发生事故,能及时处理。4)反事故演习反事故演习是提高排除故障能力的有效方法,应以常见设备弱点,人员技术

5、弱点,事故时指挥与联系弱点及厂内事故教训为主要内容。  5)岗位训练班组要针对本班所管辖设备运行、操作、检修工艺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在生产中边学边练,提高运行及检修人员的实际操作、检修、试验能力。  6)技术工作总结、点评班组的交、接班会开得好坏,将对班组成员,尤其是新工人的技术进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上班时班长把本班次运行方式、设备缺陷和设备投入情况以及上班注意事项向班组成员交待清楚;下班时班长召开班后会,总结当班生产工作。把当班实际操作工作情况向全班人员进行讲评,对工作中做得好的进行表扬,同时对不足之处进行点评,使班组成员对自己和别人的工作有一个正确地认识。也可对

6、操作中的问题进行技术交流,使全班人员的技术素质得到提高、完善。二、人员管理人员管理是一项纷繁而复杂的工作,为避免管理工作中人为因素过多,可将各项指标量化,将其与人员的绩效考核结合起来,用制度和指标进行管理。例如可按下表制定考核计划:17员工月度考核表姓名:    岗位:          年  月  日考核项目考核要素考核内容标准分主管评核得分 忠于职守热爱本岗位工作4  职业道德工作素质热爱集体,尊重领导,配合支持工作4  (20)团结精神关心他人,团结协作4   业务学习钻研业务,勤奋好学,要求上进4   服务态度对内、外用户服务周到、热情4   遵守制度遵守公司规章制度4  工作态度

7、出勤情况满勤4  (20)工作积极性对高标准做好职务范围内的业务的热情4   工作责任性完成本职工作的持续性和责任性4   工作协调性与同事、上司合作的情况4   完成任务有否完成任务的具体计划安排10  工作成果成本意识努力减少时间、物质上的损失8  (40)技改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组织技改等活动8   特殊成果给公司在某方面解决重大问题8   培养人才参加培训或对他人进行培训6   能源管理节约能源(水、电等)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