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

浅论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

ID:11341976

大小:23.1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1

浅论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_第1页
浅论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_第2页
浅论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论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摘要在新媒体时代下,每天人们都淹没在不同的媒体信息中,媒体素养对人们至关重要。由于新媒体的技术特性,现今的媒体素养具有更加明显的时代特性,它包括人们面对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的能力、思辨的反应能力,又指使用媒体信息为个人生活和社会所用的能力。当代大众在媒体接触消费、媒体认知理解等方面能够比较适应新媒体时代,但是也存在对媒体批判能力较弱和网络法律意识薄弱等问题。故对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新媒体;媒介素质;现状与建议一前言在传播学中,大众传播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

2、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的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人们公认的大众媒体包括传统媒体——电视、报纸、广播,和新兴媒体——互联网和手机。新媒体具有超时空性,可以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将信息向世界各地传播;具有整合性,可以将以往旧媒体几乎所有功能都整合在一个系统中,对文字、数据、声音、图像等进行数据化处理、储存和传播;具有互动性,双向互动交流是新媒体的最重要特征和最突出优势之一,在网络中任何人都可以接收信息和传播信息,即使受者也是传者。[1]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媒体的传播途径日益多样化,传播的环境也日益复杂。然而某些媒体在追逐自身利益的想法的影响

3、下,为了迎合某些受众或利益集团,丧失传播道德和职业操守,向社会中传播各种劣质、错误、不良的信息,这就造成了大众所处于的信息获取环境变得复杂。为了使大众能够在变得如此复杂的环境下辨认排除不良信息,获取自身需要的有利的信息,大众的媒介素质必须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新媒体时代下的环境。于是分析在新媒体时代下所需要的媒介素质和当代大众的媒体素质现状具有重要意义,并由此可提出提高大众媒介素质的策略。二当代大众媒介素质现状(一)大众使用的媒体呈多样化趋势当代,大众获得信息和新闻的途径大多超过两种以上,在以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和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竞争中,网络所占据的比重越

4、来越大,尤其是在青年人群中表现尤为突出。以大学生为例,新闻专业的学生表现出更大的热情以及积极性,其中在经常接触的媒介选择上,高达100%的人选择了网络,同时还有80%的人选择了手机。[2]目前,新兴的互联网主要是文化素质较高的人群的信息渠道,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使用的便捷性的提高,新媒体在各个阶层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也足以说明大众对新媒体的驾驭能力。(二)大众对媒介认识理解上有一定认识又认识能力不足大众对于大众传媒的范畴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对主要媒体的内容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传媒的作用和功能了解不多。大部分人知道媒体对于自身知识架构和思维观点上的影响,但是对于媒体

5、信息对与深层价值观的影响相对忽视。如以“媒介素质”这一词为例,大部分人对其内容了解模糊,即使是新闻专业的学生对其也不是非常了解。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因为大部分人并没有机会接触到媒体行业的运作模式,国内对于媒介素质的宣传也较少,对这方面的教育重视程度也不足,这直接影响大众的媒介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三)大众对于媒介的判别能力较弱媒介判别能力是衡量媒介素质的一向重要指标,既包括受众对于传播内容的鉴别能力,也包括受众在传媒对人与社会等深层次影响的认知。长期处于计划经济媒介体制下的中国受众,早已习惯于将媒介报道视为“指导性文件”,对媒介产业化经营导致的商业化倾向缺乏起码的警觉,对

6、媒体建构社会现实的功能缺乏理性的认识。[3]新媒体的兴起由于其自由、民主的氛围固然是激发了民众潜能,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去思考和行动,很容易地就能获取新闻娱乐等咨询。可是无论是处于搜索资讯的目的还是娱乐目的,在网络中他们都要不可避免的接触到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和产品:暴力、色情、犯罪、低级趣味等等。所以,当代民众对于信息的判别能力急需提高。(四)目前国内关于媒介素质研究少,媒介素质教育程度低我国对媒介素养的研究起步较晚,迄今为止,成果也不是很丰富。在中国期刊网上以“媒介素养”为关键词进行精确搜索:1999年及之前论文数量为零,2000——2003年相关论文只是零散的几十篇,从

7、2003年开始,可能由于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以及其负面影响的凸现,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文章才成规模的刊发出来。[4]国内的媒介素质教育程度也较低。纵观国内的媒介素质教育,无论是研究还是实践,都可以说是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媒介素养尚未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进入我国的中小学课堂,部分教材中虽然包含了一些有关媒介的知识和应用方法,但关于媒介素养的教育只在新闻传播专业中设有课程,总体而言,还缺乏系统的教育和指导。国内而其他的大众接触到的仅仅是起到启蒙作用的一些宣传信息。媒介素质教育还是总体局限于学术领域,未被全民广泛认识和重视。三针对大众媒介素养的现状提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