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

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

ID:11346850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1

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_第1页
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_第2页
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_第3页
资源描述:

《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1支架预压1.1、预压范围   本次预压按全桥预压进行。支架采用碗扣式满堂钢管脚手架,预压主要观测支架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1.2、预压方式支架加载预压采用砂袋的方法进行预压,即根据箱梁重量的110%压重,计算出砂袋堆码厚度,加载预压前首先布设沉降观测点,在底模上堆码砂袋至设计高度,砂袋的加载总重量为1.1倍的箱梁重量,以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加载采取分级进行,使加载过程尽量符合浇混凝土的状态,砂袋要逐袋称量。   本桥加载可分三级进行,第一次加载模拟箱梁底板、腹板钢筋绑扎完成,钢绞线及各种模板和加固措施安装完毕后的荷载;第二次加载模拟底板、腹板砼浇筑完成后的荷载;第三次

2、加载模拟顶板砼浇筑完成后的荷载。全部加载后,不可立即卸载,需等地基及支架观测稳定后再逐级卸载(主要是地基沉降值变化幅度稳定后才可卸载)。根据卸载前后观测数据计算出地基沉降、弹性变形及非弹性变形,并根据地基及支架的弹性变形设置预拱度。1.3、预压重量计算加载总重量:1.1(1.2Q静+1.4Q动)2、测量观测 需观测的数据:箱梁支架的挠度变形和非弹性变形。 2.1、设置沉降观测点支架搭设、立模作业程序完成后,箱梁立柱之间跨中和立柱外悬挑处设置支架沉降观测截面,每个观测截面沿横向对称设置2个观测点,从而形成一个沉降观测网;观测点采用吊尺法测量,即在观测点位箱梁底模底部打入一铁钉,测量时将钢卷尺吊

3、在铁钉上进行观测。2.2、沉降观测沉降观测应贯穿于加载及卸载的整个过程,在开始加载前必须进行首次观测,作为沉降观测的零点,接着加上第一次荷载,加载后立即再观测,得出施加第一次荷载后的地基沉降、支架变形;施加第二次荷载前再观测,然后施加第二次荷载并立即观测,得出施加第二次荷载后的地基沉降、支架变形;施加第三次荷载前再观测,然后施加第三次荷载并立即观测。观测工作在预压时间内一直进行,一直到沉降趋于稳定。加载及卸载必须在整个预压范围内分级进行,在一个连续的梁段范围内不得分成几段后加载或卸载。每级加载及卸载均应进行测量并详细记录,预压结束卸载完成后,根据地基沉降观测记录、支架变形记录,确定模板高度,

4、设置预拱度。施工方法:准确计算各施工区段的箱梁、模板、支架自重,以确定各施工区段的加载重量。利用YQ25型吊车进行吊装预压。(2)根据试验数据,绘制支架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图,确定弹性变形调整值。以便调整预拱度的数值。预压的一个简单说明:一、预压荷载   为消除支架变形对现浇箱梁质量的影响,采用梁体重量120%的重量对支架进行预压,实测支架的沉降及变形,以便提前预设拱度,确保梁底高程符合设计要求。预压最大荷载=120%梁体重量(包括混凝土、钢筋、钢绞线等)。支架底模拼装完成后,首先按照设计线型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即可进行预压试验,荷载采用砂袋堆载预压。二、压载过程   ⑴荷载加载过程主要是

5、模拟施工过程,尽量做到与施工过程相符。施工过程为:搭架立外模→扎底板腹板钢筋→立内模→扎顶板、翼缘板钢筋→浇筑底板腹板砼→浇顶板翼缘板砼。   ⑵浇筑砼前重量加载   浇筑砼前重量加载主要模拟模板、钢筋安装完成,各项工作就绪准备浇筑砼前的支架支承重量。包括内模重量和所有钢材重量。由于大部分重量位于底腹板部位,因此其荷载按均布于底板上考虑。若直接在底模上压重,则需在竹胶板上铺一层厚塑料布,以防划伤竹胶板光面,影响砼外观质量。加载完成后对各观测点进行观测,测点标高为H1。   ⑶底腹板砼浇筑完成重量加载   这种加载是模拟底板砼、腹板砼浇筑完成,中间受力集中,而翼缘板部位基本为空荷载(忽略钢筋重

6、量)时的最不利受力状态。荷载包括:内模重量,钢材重量,底板砼重量,腹板砼重量。    加载荷载分布:底板砼重量荷载均布于底板面。腹板砼重量荷载平均放置于腹板部位,为满足荷载集中布置,这部分荷载用钢筋堆放。   加载完成对观测点进行测量、记录标高H2。同时观测贯穿于加载全过程,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加载,查找原因处理后在进行。   ⑷梁体砼全部浇筑完成重量加载   这种加载模式是模拟箱梁砼浇筑完成的状况,荷载包括:内模重量,钢材重量,底板砼重量,腹板砼重量,顶板砼重量,翼缘板砼重量,施工荷载。本过程加载荷载在桥面范围内(包括翼缘板)全部按均布设置。   加载完成对观测点进行测量、记录标高H3。观测

7、必须全过程进行,若发现变形量异常立即停止加载进行应急处理,查找原因处理后才能继续进行。   ⑸持荷观测   持荷观测是支架“加载预压”的最重要一环,加载完成后应持荷观测24h,并做好记录,测点标高H4,通过持荷测量可推算出支架模板荷载作用下的总变形量。在观测过程中,若发现异常应及时上报,进行紧急疏散处理。   ⑹卸载完成观测   卸载过程与加载过程相反,按加载反向程序依次卸载,以防出现偏压失稳等不安全因素。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