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上访-类型划分、理论检视及化解路径

农民上访-类型划分、理论检视及化解路径

ID:11356379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1

农民上访-类型划分、理论检视及化解路径_第1页
农民上访-类型划分、理论检视及化解路径_第2页
农民上访-类型划分、理论检视及化解路径_第3页
农民上访-类型划分、理论检视及化解路径_第4页
农民上访-类型划分、理论检视及化解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民上访-类型划分、理论检视及化解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民上访:类型划分、理论检视及化解路径摘要:从导致农民上访的原因进行分析,农民上访可以划分为基层组织越位型、基层组织缺位型和农民失范型三种类型,每种上访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内在逻辑。农民上访的多元性特点表明,目前学界关于上访研究的维权和治权两个视角均难以全面理解农民上访的复杂性。基层组织的权力是一个复合体,两种范式只强调其中的某些侧面,而未能从权力本身具有的复合结构以及运作逻辑入手展开分析。基于此,基层组织基础性权力和强制性权力之间的相互疏离与功能错位,是导致农民上访困境的主要原因。弥合两者之间的张力,解决其中存在的功能失调和功能错位问题,成为有效化解农民

2、上访困境的可行路径。关键词:基层组织;农民;上访;权力结构和权力运作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5—0093—055一、问题提出学界关于上访问题研究多集中于维权和治权两种范式。从维权范式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权利观念逐渐深入人心,针对政府权力尤其是县乡基层政府权力过大侵害农民权利的现象,农民开始通过维权方式免受一些地方政府的侵害,由此,上访是政府侵权和农民维权合力作用的结果。该范式的主要观点有:李连江、欧博文提出“依法抗争”概念来理解农民上访,认为农民根据中央政府颁布的相关文件、政策和法规进行上访,

3、要求纠正政府的行为维护自身权利。①农民上访过程中权利意识的觉醒,将深刻影响到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塑。于建嵘进一步推进维权范式,提出“以法抗争”模式。②与“依法抗争”不同,“以法抗争”是抗争者以直接挑战抗争对象为主,诉诸“立法者”为辅,更多地以自身作为实现抗争目标的主体。其后,应星③、吴毅④批评于建嵘研究中的“过度政治性”的倾向,由于仍是在国家与社会二元框架下分析,仍属于维权范式之中。5从治权范式来看,由于维权范式无法解释后税费时期农民上访高潮的出现,因此,一些学者认为当前农民上访是因为县乡村三级基层组织的治理权力弱化导致的,基层组织无法满足农民公共品需

4、求,无法解决农民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更无法有效应对“钉子户”等村庄边缘群体的挑战。申端锋通过和平乡30年农民上访的经验解读,提出以乡村治权范式理解农民上访,并提出加强分类治理能力、强化基层治权是解决上访问题的关键。⑤田先红指出,税费改革以来,个体权利意识强化和乡村集体权力弱化并存,从集体解放出来的农民个体理性过度伸张,谋利型上访在农民上访类型中逐渐凸显。⑥陈柏峰指出,1990年以来,基层政府在权利话语面前逐渐被动,话语权流失严重,导致政府权威性资源日渐减少,治权不断丧失,表现在上访中即是难以遏制无理上访。⑦导致农民上访的原因,既有基层治理组织侵害农民权

5、利的一面,又有无法满足农民实际需要的一面;既有农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又有个体理性的过度膨胀。进而言之,在上访的发生原因中,基层政府的强势与弱势并存,农民合理维权意识与无理谋利表达共在,且在较小的场域(如一个村)中,这些多元特征仍有所体现。两种范式虽然能在分析理解上访问题上提供诸多帮助,但是都不足以理解上访现实的全貌,影响理论对现实工作的指导作用。因而,农民上访的复杂性要求研究者在理论建构和经验事实之间把握平衡。本文从引发上访的生成原因入手,将农民上访分成基层组织越位型、基层组织缺位型和农民失范型三类,在分析归纳上述三种类型的基础上,从基层组织权力运作的内在

6、结构收稿日期:2012—05—05*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增强和扩大党在农村的阶层基础和群众基础研究》(12CKS01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各阶层分析》(20110491142)。作者简介:李祖佩,男,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生(武汉430074)。5入手,对当前复杂的上访现实展开解读,进而提出相应对策。二、基层组织越位型上访所谓基层组织越位型上访,是指乡村两级组织突破自身所处的国家制度设置等结构性规制力量以及法律赋予的职能定位,利用行政资源优势,侵占村庄集体资源,导致农民利益受损而形成的上访。此类上访主

7、要表现在基层组织对农业税费的过度提取以及城镇化背景下的征地拆迁中,在不同的时段内,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和内在逻辑有所不同。5税费时期,国家对农业税提取的数量有明文规定,但在实施过程中,国家注重农业税的按时收取,而对处于收税实施者的乡村两级组织通过什么方式收取、实际收取的税费量是多少却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为乡村基层组织的策略性牟利行为留下了空间。分税制改革实现了国家财政权力的集中和省级与中央政府财权的明确划分,但是县级以下基层组织财权、事权改革没有及时跟进。受此影响,基层政府的财权大为减弱,而事权并没有相应削减,财权和事权越来越不协调,农业税费截留成为基层政府实

8、现创收和克服财政困境的主要财源。上级为调动下级收取税费的积极性,默许其层层加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