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光、热学实验

声、光、热学实验

ID:11360445

大小:359.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11

声、光、热学实验_第1页
声、光、热学实验_第2页
声、光、热学实验_第3页
声、光、热学实验_第4页
声、光、热学实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声、光、热学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声、光、热学实验自测热身1.在选择减弱噪音的方法时()A.只能在声源处减弱噪音,如设法给发动机加消音器B.只能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如用隔音板隔离C.只能在听者身上想办法,如堵上耳朵,塞上耳塞D.可以在声源处,声音传播过程中及听者身上同时想办法减弱2.小明同学在课外按如图21-1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图21-1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3.如图21-2所示,一塑料薄膜组成的棚顶下放着一堆干草。

2、夏天的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对于下列讨论,正确的是()A.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的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阳光照射下干草有可能燃烧图21-2B.透镜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的作用C.起会聚作用的是塑料薄膜D.水和塑料薄膜都起会聚作用4.某学生想测水的温度,先用手试触了一下,感到有点烫手,则下列温度计中可以被选用的是()A.实验室温度计B.家用寒暑表C.体温计D.三种温度计都可用5.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的窗户玻璃上,一般会出现凝结水珠的现象

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B.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6.两滴水银接近时能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银滴,这一现象说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物质间有扩散现象7.在学习“有趣的声现象”时,小明做了以下几个实验: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响铃,把钟罩内

4、的空气抽去一部分,听到的铃声明显减弱;②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你认为,上述实验中能说明声音发生原因的是;能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是。(填序号)图21-38.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21-3-14-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制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这哨音是由于管内空气柱产生的。上下拉动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图21-49.如图21-4所示,鱼

5、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形成的(选填“实”或“虚”)像;后者是由于鱼缸的(选填“左”或“右”)侧部分等效于凸透镜而形成的(选填“实”或“虚”)像。图21-510.小明同学在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去观看地图,地图与凸透镜的距离应15cm(填“大于”、“小于”、“等于”)时才能观察到地图放大的虚像。当把这个凸透镜作为照相机镜头使用时,则应将感光胶片放置在。11.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如图21-5在桌面上竖一块平板玻璃,然后前后各

6、放一粒相同的棋子A、B,移动棋子B,使它与A的像。如果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B的位置,在纸上(能或不能)出现棋子A的像,所以平面镜成的是像。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它们到镜面的距离。12.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4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烧杯液体质量/g初温/℃末温/℃加热时间/min1水3002030122水150203063煤油30020

7、3064煤油30020253(1)分析比较(填烧杯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2)分别分析比较1、2和3、4两烧杯的实验记录,结合(1)中的结论,然后综合归纳可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有关系。知识清单1.中考解读考试要求可参考课程标准中各知识点的要求编写考试内容考试要求-14-考卷分值比例测量型实验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2%~4%探究基本规律探究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2%~6%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探究冰、

8、蜡烛的熔化现象人工“造雪”收集分子运动的实验证据2%~6%支持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证据体验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比较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充分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分解太阳光0%~2%观察色光的混合探究红外线外侧的热效应探究光的直线传播2%~6%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研究光的折射现象2%~4%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视力的矫正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3.考点与例题讲解不必面面俱到,应着重写这部分的考点、要点及重点内容例1.如图21-6所示,在线的中间拴上一面小镜子,线的一端拴在椅子靠背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