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运行故障的分析与防治1

输电线路运行故障的分析与防治1

ID:11388522

大小:5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1

输电线路运行故障的分析与防治1_第1页
输电线路运行故障的分析与防治1_第2页
输电线路运行故障的分析与防治1_第3页
输电线路运行故障的分析与防治1_第4页
输电线路运行故障的分析与防治1_第5页
资源描述:

《输电线路运行故障的分析与防治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题目: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二0年月日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摘要:为降低线路故障所引起的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在统计近年来高压输电线路跳闸率和运行故障的基础上,总结了引起故障和跳闸的原因。它包括雷击、风偏放电、外力破坏、鸟害等,总结了故障跳闸的主要特点和规律,从环境外因和线路内因两方面分析了引起故障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有效的针对性防治措施。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雷措施;运行故障;跳闸率I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

2、等教育毕业论文目录绪论11雷击21.1原因分析21.2防治措施22风偏放电42.1原因分析42.2防治措施43鸟害53.1原因分析53.2防治措施54外力破坏64.1原因分析64.2防治措施6结论7参考文献8II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绪论输电线路是电网的基本组成部分,由于其分布范围广,常面临各种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的影响,当不利条件及组合足以导致线路故障时,就会影响线路的安全运行,严重时甚至会形成大面积停电事故。近年来,国外发生的大面积停电事故有的就起缘于线路故障。因此,深入研究和分析输电线路各类运行故障的特

3、点和机理,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于增强电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提高安全运行水平十分重要。截止2005年12月底,国网公司系统≥66kV架空输电线路共17582条,总计长度396551.132km。其中,750kV交流输电线路1条,长度140.705km;500kV交流输电线路479条,长度43699.65km;±500kV直流输电线路4条,长度1722.4km;330kV线路171条,长度13036km;220kV线路4570条,长度144487.8km;110kV线路10501条,长度166481.6km;66kV线路1857条

4、,长度26982.96km。2005年,66~500kV线路共发生2450次跳闸,非计划停运次数941次。分析原因,仍以气候环境引起跳闸的比例最大,尤以雷击跳闸为主,高达926次,非计划停运285次。统计表明,66~500kV线路跳闸原因依次为:雷击、外力破坏、鸟害、覆冰舞动、风偏、污闪。线路非计划停运次数依次为:外力破坏、雷击、覆冰舞动、风偏、鸟害、污闪。结合以上引起线路故障跳闸的主要原因,有必要分别总结其特点和规律,从环境外因和线路内因两方面分析引起线路故障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针对性防治措施。1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

5、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1雷击雷击是引发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之一。2004年220500kV线路发生雷击跳闸达716次;2005年≥220kV线路发生雷击跳闸427次,其中500kV线路63次、330kV线路20次、220kV线路341次、±500kV直流线路3次。1.1原因分析从线路气候环境分析,雷电作用下输电线路出现一定的雷击跳闸难以避免。每一地区一般有一定的雷电活动周期和规律,在高山、丘陵、江河湖泊丛横,地形复杂的地区易形成雷云、暴雨天气,在这些线路区段会出现易雷击区、易雷击带和易雷击点。如在该区段无有效防雷措施,则可能多发雷击跳闸故

6、障。从线路地理环境分析,部分地区土壤电阻率高,杆塔接地电阻偏大易引起反击跳闸;山区线路导线易遭受雷电绕击,山坡倾角使导线的暴露弧面增大,增加了雷电绕击的概率,特别是对500kV线路,雷电绕击已成为雷击跳闸的主要影响因素。从线路本体分析,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在线路设计方面,工程设计中雷电日的取值与实际情况不一定完全相符,一般来说,雷击跳闸次数与雷暴日成正比,若设计所取的雷暴日较实际低,会造成输电设备耐雷水平偏低;设计所需的雷电数据不足,目前设计所依据的主要雷电参数如雷电幅值和概率分布,主要依据个别地区长期观测后的统计数据,与各地实

7、际雷电活动仍有相当差异;过去设计中保护角的取值偏大,屏蔽保护有效性不够,使实际运行中绕击率较高。(2)运行维护方面,当绝缘子串中存在零值或低值绝缘子未能及时检出时,绝缘子串的闪络电压降低会导致耐雷水平低于设计值;部分地区为增加防污能力将瓷绝缘子换成合成绝缘子后,若均压环之间的空气间距较原设计减小也会导致耐雷水平降低;在长期的运行中,部分接地装置出现腐蚀,严重的甚至烂断,在这种情况下若遭受雷击,则反击跳闸率极高;另外,部分地区由于对某些雷击故障的原因判断不明,有些绕击故障从抓反击措施进行治理,没有做到对症下药。1.2防治措施首先应做好

8、基础工作,通过雷电定位系统逐步积累每年的落雷分布、雷电流强度,并分析研究它们与线路跳闸率之间的内在规律,逐步掌握雷击与雷电流强度、地形、线路结构的关系。结合历年运行经验和沿线地形、地貌、地质、地势,找出多雷区的易击段和易击杆塔,绘制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