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雷击事故原因分析

梵净山雷击事故原因分析

ID:11389500

大小:1.84 M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1

梵净山雷击事故原因分析_第1页
梵净山雷击事故原因分析_第2页
梵净山雷击事故原因分析_第3页
梵净山雷击事故原因分析_第4页
梵净山雷击事故原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梵净山雷击事故原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梵净山雷击事故原因分析周道刚1,任达盛1,周文钰2,杨胜海3(1.贵州省防雷减灾中心,贵州贵阳550002;2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093班,四川成都610225;3.榕江县气象局,贵州榕江557200)摘要:2011年11月5日,贵州省铜仁地区梵净山旅游区新金顶景点发生一起34人受伤的雷击事故,新闻媒体也及时报道了事故是“强度非常大的球形闪电”所致。然而,从事故发生地环境及报道的事故照片分析,球形闪电的因素值得商榷。2012年2月22日,我们利用工作机会再次进行了现场勘查,并向康复后回景区上班的工作人员作了进一步了解,综合两次勘查情况分析,树枝状闪电才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同时,结合

2、新金顶景点雷雨天气多为爬坡气流的气候、闪电侧击几率大的特点,提出了该景点雷电防护措施建议。关键词:梵净山;事故调查;球形闪电;枝状闪电1引言2011年11月5日上午11点05分,贵州省梵净山保护区新金顶景点发生罕见的雷击事件,造成34名游客和工作人员受伤,其中12人重伤。到11月6日下午6点,有25名伤者仍留在铜仁的医院治疗,其余9名外地游客已转院到所在地医院进行继续治疗[1]。根据当日现场人员及群众的反映,初步判断造成当日雷击事件的,是一个强度非常大的球形闪电[2]。针对“强度非常大的球形闪电”的疑惑,2012年2月22日、23日,我们又在事故发生地——新金顶和普渡广场景点进行

3、了勘查,见到了文献[1]介绍的“最严重的应该是广场旁边的那个小木屋,好像雷电从金顶上下来,在小木屋处爆炸的,当时那里有几个人”中受伤最严重的陶先生(景区照相工作人员,在“小木屋”中避雨的七人之一),陶先生向我们介绍了事故发生前“小木屋”现场的一些情况,帮助我们揭开了普渡广场“小木屋”爆炸及广场几处地面损坏原因的谜团。2景点概况图1新金顶普渡广场铜仁地区梵净山是我国首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自西而东逐层下降地势第二阶梯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的过渡地带,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2m,次高峰老金顶海拔2493.8m。山脉多呈北东至南西走向,区内以变质板岩、变质砂岩为主。旅游区规划面积为

4、2800公顷,旅游区内的建筑主要集中在黑湾河口大门、金顶区域、张家坝护国寺大门处以及棉絮岭几处。本次事故发生在金顶区域的新金顶(海拔2336m)和普渡广场(海拔度2226m)两个相邻景点(图1),该区域的主要建筑有承恩寺遗址、新金顶寺庙(释迦殿、弥勒殿)以及商铺等,占地面积约为11000㎡。3事故概况2011年11月5日,一直下着小雨的梵净山新金顶景区,到中午11时,雨越下越大,在新金顶上的游人只得分别在两个寺庙(释迦殿、弥勒殿)内避雨,新金顶上下通道由于没有避雨地方,游人只好继续行进;大约11时5分,一声炸雷后,新金顶上的铁链护栏、新金顶天桥(图2)、释迦殿、弥勒殿(建筑面积约

5、20㎡,高约4m)、山顶拴铁链的多处水泥立柱遭受雷击;新金顶上行通道半山腰处的观音洞铁链护栏水泥立柱被雷电击中(图3),多处铁索护栏的铁链被雷电流熔接在一起;下行通道接近山脚转弯处的水泥护栏立柱也遭受雷击(图4)损坏;山脚普渡广场“小木屋”四面木板墙炸飞,只剩屋顶和四个木立柱(图5);广场地面也出现五处损坏(图7a红圈)地点。据游客介绍:几乎在响起炸雷的同时,上行通道打伞的游客感到手发麻,丢掉伞就往回跑,回到普渡广场后,看见进广场路边的一座小木屋已被炸飞,杂物散落一地,同时看见一个人(广场景区专门从事照相的工作人员)坐在旁边的地上,裤子被炸飞,衣服被炸成条块状,脸上和背上都是黑乎

6、乎的,神情呆滞;新金顶上下通道上抓铁链行走的游客的手掌均被击伤,又黑又肿,受伤最重的游客脚掌被击穿,面部一片血肉模糊;普渡广场进入承恩寺天王殿的台阶地面被炸出一个大坑(图6),寺庙里的电源开关全部被炸飞后掉在地上,墙上只留下一个黑疤。图2遭受雷击后的金顶天桥图3金顶上行通道上行通道图4金顶下行通道下行通道雷击点雷击点图5普渡广场爆炸的小木屋图6普渡广场天王殿台阶4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发生时,梵净山新金顶、普渡广场景点雨雾笼罩,能见度在100m左右,遭受雷击地点在新金顶和普渡广场(两者海拔高度相差110m,水平距离不少于300m)。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分析:新金顶上损坏的释迦殿、弥勒殿、天

7、桥(图2),上行通道观音洞(图3)、下行通道舍身崖处损坏的铁链水泥柱(图4)、天王殿台阶(图6),均应是直击雷击所致。据现场群众反映“当时只听见一声炸雷,未见到闪电”,景点应只出现过一次雷电对地闪击,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当时的天气情况,一个“巨大的球形闪电”不可能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几处同时作用造成损失,所以,这些不同地点的雷击损失应是树枝状闪电的分支同时直击所致。但从11月7日、8日现场调查资料,一时还无法解释普渡广场“小木屋”(图5)爆炸、广场地面地砖损坏、广场墙角木板掉落地上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