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ID:11403344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1

上传者:U-4187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_第1页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_第2页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_第3页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三个因素中,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是前提,关心热爱学生是关键,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是重要保证。关键词:师生关系和谐创建正文: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通过教与学的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关系。它是学校教育中一对最基本、最核心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学生成长和教育质量。师生关系是以“教”和“学”的需求为基础,以师生交往为条件,它既是重要的教育手段,又是教育目的的重要方面。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能显著促进教学质量,而且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实现良性循环。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创建是十分重要的。我国的教育观念十分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和素质教育。在老师的眼中,只要是成绩好的学生,什么都好。反之,成绩差的什么都不行。这一方面导致了部分学生的自卑心理,同时也在师生关系中产生了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在日常校园生活中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学生在与其同伴的交流中,很快就接受了对方的“忠告”;而在老师苦口婆心地灌输或义正词严的批评声中,无动于衷甚至矛盾愈趋激化——与其同伴相比,教师的感召力黯然失色。针对以上同类问题,我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体会,来谈一谈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创建。一、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不可能都令人满意,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带有色眼镜看待学生,要正视他们发展上的差异,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坚信“金石可镂,朽木可雕”。1、重视优秀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优秀学生多数是指学习成绩优秀,很少或从不违反学校、社会规定的学生。这类学生常被称为尖子,甚至是天才,是老师、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是父母的骄傲。他们通常会有很强的优越感,高标准、高要求会做使他们比其他学生进步更快,学习更努力,收获也自然 更大。但并不是这类学生的心理素质也一样令人百分百放心,恰恰相反,他们有着许多值得重视的心理健康问题。优秀生往往自尊心极强,他们平常习惯于教师的特殊关照而听不得批评,只能顺风行船而不能逆水行舟,老师或者同学们不经意的一句话都有可能使他们受到极深的伤害;稍遇挫折有的就会心灰意冷,甚至一蹶不振。这种心态使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对待荣辱,不能适应生活的顺境和逆境。因此,以对优秀生适当地进行挫折教育,提醒他们认识自已的不足。不能让他们只习惯于特殊关照而听不得善意的批评。2、关注中等生;一个班级中优秀学生和问题学生所占比例不大,更多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学生最容易被忽视。曾经有位同学对我说:“老师,您知道吗?被老师表扬是好事,被老师批评也是一种幸福,至少表明老师还关注他,最难受、最糟糕的是既得不到老师的赞赏,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似乎在老师眼里你是可有可无的。”这位同学的话概括了这个群体的共同心声,这个声音值得每位教师深思。事实上,这个群体的学生最有潜力,最易波动,也最渴望老师的肯定与欣赏,老师的一个赞许目光,一句激励的话语都能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3、一分为二的看待后进生;在研究和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班主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班主任的言行学生可能终生难忘;班主任的工作风格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班主任的角色是多样的,有时像是治病救人的医生,需要通过望、闻、问,弄清学生出现不良行为的心结所在,采取有效的矫治措施。对于后进生要进行启发诱导,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同时,老师要有耐心。耐心就是一种爱心,爱心就是一种动力。因此,转变后进生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需要教师的耐心、持久、循循善诱地做好工作。教师要以“爱”为出发点,严格要求并尊重信任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在挖掘学生闪光点的同时,绝不能对其缺点视而不见。我们对待学生的缺点,要尽量 保持低调,尽可能地单独谈话,中肯地指出问题原因,寄予期待,教会学生如何改正和避免类似缺点。我们要懂得“放大”学生的优点,“缩小”学生的缺点,让学生会扬长避短,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进步的快乐。与此相反,如果我们只是记住学生的缺点,忽略他们的优点,轻则批评,重则谩骂,这不仅让学生自信心受挫,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产生抵触反抗情绪,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二、教师要关心、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是良好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是沟通师生情感,协调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少年学生年轻气盛,情绪不稳定,好发表意见,爱与人争执。对于学生这种由情感变化而引起的表现,教师要抓住时机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要有足够的耐心,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人格,既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一味的埋怨批评,粗暴干预,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和感染学生,关心和爱护他们,以诚相待,以此来沟通师生情感,协调师生关系。三、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教师的自身修养,对和谐师生关系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道德修养;二是知识能力的修养。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不仅要求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较高的思想境界,还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抛弃落后的教育模式和方法。这样才可能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努力做到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应当全面关心学生,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此外,在工作和生活中,教师都必须注意自已的形象中,起到言传身教的表率作用。知识能力的修养,是指老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有深切的理解,融会贯通,运用自如,这样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并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此外,教师还要不断给自己“充电”,更新知识、更新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用渊博的知识、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课堂吸引学生,而不是枯燥的灌输和没有新意的简单重复。总之,和谐师生关系的创建应从教师做起,教师不仅要能客观地评价学生,还要有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此外,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 参考文献:1、徐道琴,《浅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1年第08期;2、戴征,《现代和谐师生关系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22期;3、朱观明,《新型师生关系的创建理念与策略思考》,《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2年第3年;4、杨鲁、谢俐,《浅谈如何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第14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