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昆虫纲分目

第二十七章 昆虫纲分目

ID:11410334

大小:8.32 MB

页数:142页

时间:2018-07-11

第二十七章 昆虫纲分目_第1页
第二十七章 昆虫纲分目_第2页
第二十七章 昆虫纲分目_第3页
第二十七章 昆虫纲分目_第4页
第二十七章 昆虫纲分目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十七章 昆虫纲分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十九章六足总纲的分类一、分类常用特征/分类常用特征翅的有无;翅的性质;口器及其在个体发育中的变化;变态的类型;胸节、触角及足跗节特征;马氏管的数目。关于分类的争论缨尾目Thysanura分成石蛃目Archeognatha和衣鱼目Zygentoma(或狭义的缨尾目Thysanura)革翅目是否分成重舌目Diploglossata和狭义的革翅目Dermaptera同翅目Homoptera和半翅目Hemiptera的分合广翅目Megaloptera、蛇蛉目Raphidiodea是否归到脉翅目Neuroptera

2、学习要求掌握六足总纲各纲及昆虫纲各目的主要识别特征。熟记各个纲及昆虫纲各目的拉丁学名。一般了解重要目的主要科的识别特征。螳 目Mantophasmatodea2002年4月18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该新目。标本产于非洲,体长约2cm,外形与蛩蠊目和竹节虫目较为相似。这是自1914年以来首次报道昆虫纲的新目。简称为蚖。体微小,体长0.5~2.5mm。细长,淡白或黄色。头小且无眼、无触角。前足长,有许多感觉器,以代替触角的功用;跗节1节,单爪。腹部12节,前3个腹节各有1对小型腹足;无尾须。一、原尾纲Prot

3、ura/原尾纲Proto原始的Protohistory史前时期-ura尾分布广。全世界约650种,我国160余种。性喜湿,生活在阴暗潮湿而富有有机质的场所。增节变态。放大了的原尾虫若虫,原长约0.6mm。/原尾纲二、弹尾纲Collembola/弹尾纲简称为跳虫, ,中小型昆虫,体长0.2~10mm,体长或近球形。触角丝状,4节;无复眼。腹部6节,第1腹节有黏管,第3节腹面具握弹器,第4腹节具弹器。无尾须。表变态,成虫期继续脱皮,脱皮最多可达50次。绿圆跳虫Sminthurusviridis(L.)/弹尾纲生活

4、在各种潮湿隐蔽的环境,腐食性或植食性,少数危害农作物、蔬菜或蕈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已知约6000种,我国已知190多种。长角长跳虫Sinellastraminea(Folson)/弹尾纲三、双尾纲Diplura简称双尾虫, ,体长1.9~4.7mm,细长。触角长而多节;无复眼和单眼;口器咀嚼式,内藏于头部腹面的腔内。胸足发达,跗节1节。腹部11节,有1对显著的尾须,呈铗状或线状分节。/双尾纲Dipl(o)-对,双,复diplopia复视表变态,可生存2~3年,每年脱皮多至20次,成虫期仍脱皮。/双尾纲取食

5、活的植物、腐殖质、菌类或捕食小动物。全世界已知约800种,我国已记录30余种。一种双尾虫,注意其尾须长而多节四、昆虫纲Insecta昆虫体型大小差异很大,微小至极大型。头部通常具复眼与数目不等的单眼。触角形态多变;口器在头外(外口式)。胸部由3节组成,通常具2对翅和3对足。腹部8-11节,大多无附肢,少数种类腹部具成对的刺突与泡囊,有些幼期阶段具附肢。/昆虫纲变态类型多样化:表变态:石蛃目、衣鱼目原变态:蜉蝣目不全变态:半变态渐变态过渐变态全变态: (复变态)/昆虫纲1、石蛃目Archeognatha石蛃Ma

6、chilissp./昆虫纲/石蛃目Archaeo-古老的,原始的;Gnatha颚->Archeognatha具古颚的昆虫archaeology考古学俗称石蛃,简称蛃。体小到中型,被鳞片;复眼大,触角长,丝状;上颚单关节与头壳相连;口器咀嚼式。腹部2~9节具成对的刺突;尾须长,多节,具长的中尾丝。表变态。生活于草原或林区的树叶下,树皮中、石头裂缝等环境中。取食藻类、地衣、苔藓、植物碎屑等。全世界已知350种,我国13种。/昆虫纲/石蛃目一种石蛃/昆虫纲/石蛃目一种石蛃的腹部,示具成对的刺突2、衣鱼目Zygent

7、oma又称缨尾目Thysanura,中文名衣鱼。体小至中型,狭长,背腹扁平,体被覆鳞片或毛。触角长丝状,复眼分离,口器咀嚼式,上颚以2个关节与头壳相连。腹部11节,第7至第9腹节有成对的刺突和泡囊;第11节具1对尾须,具中尾丝。一种室内生活的衣鱼/昆虫纲/衣鱼目表变态。喜温暖环境,多数夜出活动,生活在土壤中、朽木、落叶等处。有的生活在室内的书籍、衣服等中。世界已知250种左右,我国已知20余种。生活在室外的一种衣鱼/昆虫纲/衣鱼目简称蜉。小型至中型,体软弱;触角短,刚毛状。复眼发达,单眼3枚。口器为退化的咀嚼

8、式。翅半透明,前翅发达,三角形,后翅甚小。腹部末端有长尾须两条,中尾丝或有或无。3、蜉蝣目Ephemeroptera/昆虫纲/蜉蝣目ephemeral[i’femərəl]a.朝生暮死的,生命短暂的原变态,一生中经过卵、稚虫、亚成虫和成虫4个时期。成虫寿命不长,短的数小时或一二日,长的约一周,一般均朝生暮死。常在日落后大群飞舞,大发生时,坠落地面,集成厚层。若虫水栖,需一到三年或五到六年以上始能成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