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要怎么“教”,才能达到“不需要教”论文

语文要怎么“教”,才能达到“不需要教”论文

ID:11428090

大小:5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1

语文要怎么“教”,才能达到“不需要教”论文_第1页
语文要怎么“教”,才能达到“不需要教”论文_第2页
语文要怎么“教”,才能达到“不需要教”论文_第3页
语文要怎么“教”,才能达到“不需要教”论文_第4页
语文要怎么“教”,才能达到“不需要教”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要怎么“教”,才能达到“不需要教”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要怎么“教”,才能达到“不需要教”论文摘要: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一句名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深刻地揭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收效甚微,关键在于没有朝着“不需要教”的目标努力。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理摘要: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一句名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深刻地揭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收效甚微,关键在于没有朝着“不需要教”的目标努力。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语文教师要改变“逐句讲解”和“精批细改”的陈旧方法,注重启发诱导,把学生真正

2、当作学习语文的主人。关键词:叶圣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一句名言。1994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纪念叶圣陶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说:“他提出了‘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重要的教学思想,提倡教育者要善于诱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主动境界。这些熠熠生辉的教育思想,对指导当代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继承。”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提出叶圣陶从1912年18岁

3、开始走上教坛,此后便长期从事我国的语文教育事业。他认为语文教学应该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1962年1月22日,他发表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文,指出:“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因此,一边教,一边要逐渐为‘不需要教’打基础。打基础的办法,也就是不要让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而是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在听讲的时候自觉地动脑筋。……怎样启发学生,使他们自觉地动脑筋,是老师备课极其重要的项

4、目。”据我们掌握到的资料,叶圣陶关于“不需要教”的完整提法是从这次开始的。这个新观点的提出,可谓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立即在我国语文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此后,叶圣陶又在许多场合多次阐明了这个教育观点。1962年7月23日,他在给一位语文老师的信中说,教育“如扶孩子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在这里,他非常明确地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自求得之,要鼓励学生不依赖教师。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就绝不

5、能多讲。教师讲多了,学生不肯动脑筋,自求得之的能力就无从培养;教师讲多了,学生不用动脑筋,就只好依赖老师了。时间一长,就永远也达不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1963年6月,叶圣陶在评改一位初中语文老师的工作汇报时指出:“尽心尽力地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学生真正不需要教了,这才是教学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大成功。所以语文教师的责任并不是专为学生讲书和批改作文。尽到责任还要推进一步,讲书要达到不需要讲,学生自己能够读书;批改作文要达到不需要批改,学生自己能够认真下笔,完稿之后又能够斟酌修改。”1963年7月27日,叶圣陶

6、又在给一位中学语文老师的信中写道:“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老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1977年8月,叶圣陶应《人民教育》杂志之约,作诗二十二韵,再次用更精练更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这一观点:“诱导与启发,讲义并示范。其道固多端,终的乃一贯。譬引儿学步,独行所切盼。独行将若何?诸般咸自办: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逐渐去扶翼,终酬放手愿。当其放手时,此才必精干。”诗中“独行将若何?诸般咸自办”后边的四句中都

7、有一个“自”字,指的是学生经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之后,一切都能够做到自行解决,自行处理。众所周知,一个年轻人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各种各样数也数不清说也说不尽的问题,有思想方面的、工作方面的、生活方面的、学习方面的、交际方面的、婚姻方面的,所有这些问题,既不可能依靠老师,也不可能依靠父母,只能主要依靠自己。而培养出能够依靠自己解决和处理问题的“精干”之才——社会的合格成员,国家的合格公民,这正是叶圣陶心目中理想的育人观。“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主张体现了叶圣陶的这个育人观。1978年3月,叶圣陶在中国社

8、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召开的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上发言:“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了,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吗?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教师不该朝这样的好境界努力吗?”1983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