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景气指数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

ID:11432449

大小:9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2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_第1页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_第2页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_第3页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_第4页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_第5页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宏观经济景气指数(2007年12月) 2007-12-2908:52:52日期预警指数一致指数(1996年=100)先行指数(1996年=100)滞后指数(1996年=100)2007.01101.3101.72103.0198.672007.02110.7102.10102.7998.962007.03110.7102.06102.5399.892007.04110.7102.14103.0799.812007.05113.3102.40103.54100.332007.06113.3102.48103.94101.202007.07113.3102.5210

2、4.18101.782007.08117.3102.68104.14101.992007.09117.3102.93103.94101.962007.10117.3103.10103.57101.892007.11121.3103.13103.07101.832007.12121.3102.94102.41101.67(编制方法及简要分析参见www.cemac.org.cn)一致指数是反映当前经济的基本走势,由工业生产、就业、社会需求(投资、消费、外贸)、社会收入(国家税收、企业利润、居民收入)等4个方面合成;先行指数是由一组领先于一致指数的先行指标合成,用于对

3、经济未来的走势进行预测;滞后指数是由落后于一致指数的滞后指标合成得到,它主要用于对经济循环的峰与谷的一种确认;预警指数是把经济运行的状态分为5个级别,“红灯”表示经济过热,“黄灯”表示经济偏热,“绿灯”表示经济运行正常,“浅蓝灯”表示经济偏冷,“蓝灯”表示经济过冷。问题描述:1、利用一致指数、先行指数和滞后指数的数据特点,说明2007年经济运行特征。2、画出宏观景气图(利用预警指数画图),并对经济状态作简要分析。2007年前四个月的滞后指数尽管逐渐增高,但是还是在100以下,说明前几个月经济是在上年不太景气的基础上逐步走向“正常运行”状态。1-11月一致指数持续

4、上升,说明经济逐渐趋向“偏热”,但12月一致指数下降,说明经济“偏热”状态可能趋缓,9—11月先行指数持续下降,也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这点。从预警指数走向看,1—7月逐渐走高,但是经济还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从8月份起,预警指数继续冲高,高过115,经济已经处于“偏热”状态,应该及时采用调控手段,防止经济出现“过热”状态。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预警趋势图(2007年12月) 2007-12-2908:46:04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偏热http://www.sina.com.cn2007年11月07日 02:20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薛黎  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

5、的宏观经济景气预警指数显示,今年8、9月份的预警指数连续两个月处于偏热的黄灯区,分别高达117点、121点。此前7个月宏观景气指数都处于绿灯区,表明经济增长稳定。  根据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预警信号图,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企业利润、金融机构各项贷款、货币供应量(M2)、进出口总额的预警信号都处于绿灯状态,即稳定区间。  居民价格消费指数(CPI)则8、9月份连续两个月显示偏热,工业生产指数也从8月份的偏热黄灯状态转向了9月份的过热红灯状态,财政收入则是今年5月到9月都显示过热,此外偏热的指标还有居民可支配收入,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我国宏观经济走

6、向偏热。  数据显示,连续增长的居民可支配收入还是没抵过飞涨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9月份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全面回落。其中,消费者预期指数为99.7点,环比下跌0.2点;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7.0点,环比下跌0.3点;消费者满意指数为93.0点,环比下跌0.3点。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窗体顶端窗体底端成品油价格的上调以及食品类价格的持续上涨,未来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还有可能进一步回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预警信号图(2007年12月) 2007-12-2908:32:4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