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水位下降原因分析与趋势

青海湖水位下降原因分析与趋势

ID:11440491

大小:4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2

青海湖水位下降原因分析与趋势_第1页
青海湖水位下降原因分析与趋势_第2页
青海湖水位下降原因分析与趋势_第3页
青海湖水位下降原因分析与趋势_第4页
资源描述:

《青海湖水位下降原因分析与趋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青海湖水位下降原因分析及趋势摘要: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位于东经99°36′~100°16′之间,北纬36°32′~37°15′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成四面环山的封闭式内陆盆地,南傍青海南山,东靠日月山,西临阿木尼尼库山,北依大通山,湖水面海拔3194m,附近山地最高海拔5174m。10年前青海湖水面面积4349km2,湖水平均深1615m,最大水深27m,总蓄水量约778亿立方米。而现在的湖水面积为4293196km2,10年间湖面积萎缩55104km2,平均年萎缩5km2。青海湖水位自全新世以来持续

2、下降,近些年来下降趋势有所减缓。关键词:咸水湖入湖流量湖面降水湖面蒸发干涸模型正文: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是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距今20~200万年前成湖初期,原是一个大的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当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至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烈隆起,从上新世末,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现了尕海、耳海,后又分离出海晏湖、沙岛湖等子

3、湖。由于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遂演变成了闭塞湖。加上气候变干,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青海湖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青海湖每年获得径流补给主要是布哈河、沙柳河、乌哈阿兰河和哈尔盖河,这4条大河的年径流量达16.12亿立方米,占入湖径流量的86%。是鱼类回游产卵和鸟类较集中地区。青海湖每年入湖河补给13.35亿立方米,降水补给15.57亿立方米,地下水补给4.01亿立方米,总补给为34.93亿立方米,湖区风大蒸发快,每年湖水蒸发量39.3亿立方米,年均损4.37亿立方米。青海湖的水面面积和水位一直处

4、于一种缩减的趋势。导致这种趋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简单来讲,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自然因素主要是暖干气候,根据1995一2000年42年的资料分析,在暖干的背景下,青海湖多年的平均亏水量为3.6亿立方m。气候偏干年都是亏水的,其中暖干年平均亏水量达到15.08亿立方m,使当年的湖水位下降22.5cm,下一年的湖水位下降20.3cm;冷干年亏水量平均达到6.56亿m3,使当年的湖水位下降8.7cm,下一年的湖水位下降13.2cm。而人为因素主要指人类活动,自20世纪50一60年代以来,青海湖流域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活

5、动增多,过度的农垦和放牧,导致植被退化,加速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使土壤涵养水份的功能和流域的产流能力明显下降。农田灌溉量的增加及灌溉方式的落后,使入湖地表径流量减少,土壤蒸发量增加,对青海湖水位下降过程和加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下面将从入湖流量,湖面降水和湖面蒸发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青海湖水位下降的原因。首先是入湖流量对青海湖水位的影响。通常而言,入湖流量和水位升降值的变化规律是非常接近的,水位上升阶段与流量偏丰的阶段是一致的,水位下降阶段与流量偏枯的阶段也是一致的。同时,流量最大的年也恰好是水位上升最多的年。

6、所以入湖流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湖泊的水量水位。青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河水,其次是降水和地下水。湖周大小河流有70余条,呈明显的不对称分布。湖北岸、西北岸和西南岸河流多,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湖东南岸和南岸河流少,流域面积少。布哈河是流入湖中最大一条河,发源于祁连山支脉的阿木尼尼库山,长约300公里,干流长92公里,支流有几十条,较大支流有10多条,下游河面宽约50~100米,深达1~3米,PH8~8.2,流域面积16570平方公里,约占湖区各河流流域面各1/2。年径流量11.2亿立方米,占入湖径流的60%左右。

7、尽管看似青海湖周围水系多杂,补给量充足,但事实并非如此,就补给河流自身来讲,补给河流也受气象条件和季节性气候变化的影响,河流也需要众多的水量补给来源,例如降水,融水,湖泊湿地水及地下水等;补给不足和气候要素导致补给河流自身水量也在丧失,这也就是为什么研究发现近年来青海湖流域年平均入湖流量呈减少趋势。入湖流量作为青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入湖流量的减少直接导致青海湖水位和水面面积的骤减。其次是湖面降水对青海湖水位的影响。在入湖流量补给的同时,湖面降水也是青海湖湖水的又一重要补给源,所以说,影响降水的一切因素也成为

8、影响水位变化的间接或直接因素。首先是地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一般来说,由于低纬度地区气温高,蒸发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多,故降水多,以赤道最多,逐渐向两极递减,沿海多于内陆。就整个青海省而言,地处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气候干燥,区域蒸发量较其他地区要低很多,导致青海湖湖面降水量补给也处于一般水平。其次是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地形强迫抬升气流,使降水量增加,而抬升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地形变化的程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