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及表现(开题报告)

浅谈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及表现(开题报告)

ID:11448515

大小:4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2

浅谈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及表现(开题报告)_第1页
浅谈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及表现(开题报告)_第2页
浅谈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及表现(开题报告)_第3页
浅谈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及表现(开题报告)_第4页
浅谈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及表现(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及表现(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京艺术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姓 名阙姗姗准 考 证 号020109252000专 业环境艺术设计论文起止日期     联 系 电 话15106170802指导教师(签名)陈燕2012年8月(本表一式三份,本人、指导教师、南艺自考办各一份)一、课题名称:浅谈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及表现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新中式"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在现代设计领域,在诸如室内装饰、室内陈设设计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大量传统中国艺术、中国文化的细节或者构成部分,例如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构件、传统家具的样式、传统服饰的图案等等,被大量地运用在现代室内

2、装饰设计中,以此表达对传统文化、传统艺术及其元素的重视和发掘,以期在现代的全球设计大潮中,重建中国设计的独立性和独特性,从而确立中国现代设计应具有的本民族、本国的特质。本文将新中式风格及传统中式风格结合在一起,从利用传统元素的室内装饰设计入手,试剖析在"新中式"风格之下可能的设计心态和理念及当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三、论文提纲:论文共分七大部分(一)新中式风格的研究背景新中式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复古明清,而是通过中式风格的特征,表达对清雅含蓄、端庄丰华的东方式精神境界的追求。他不仅仅包含了以上中式风格的特点。还可以融入一些西方色彩。比如有些家庭还会采用具

3、有西方工业设计色彩的板式家具,来搭配中式风格来使用,直线装饰在空间中的使用,不仅反映出现代人追求简单生活的居住要求,更迎合了中式家具追求内敛、质朴的设计风格,使“新中式”更加实用、更富现代感。(二)新中式风格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新中式风格研究的目的2.新中式风格研究的意义3.对新中式风格的认识及其给现代中国设计的启示(三)新中式风格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研究1.新中式风格的定义2.新中式风格的起源、发展、意义、表现手法。3.新中式风格的特点(四)研究内容及方法1.研究内容(1)以风格设计要点为主线(2)总结风格的表现手法、应用范围、应用方式(3)由整体到

4、局部,阑述新中式在室内设计中的艺术表现手法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综合法、实地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五)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类型及其分析1.新中式装修的创新在于对传统的演变2.新中式风格与现实社会的融合3.新中式风格中元素的延伸4.运用传统符号作为装饰元素(六)新中式风格的未来趋势1.新中式风格逐渐风行的原因2.新中式风格设计的演变3.未来新中式设计的发展方向(七)结论四、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各国与各民族之间的思想交流也空前迅速。因此,室内设计行业也进入了思想活跃的时期,设计师们也将中国传统设计因素应用到了现代的室内

5、设计中来,传统设计风格结合着现代的工艺手法,使现代设计风格中夹揉着古典,这种风格可以称之为"新中式风格"。五、参考书目:[1]隋阳编.室内设计原理[M].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6.[2]朱明健、粟丹倪、周艳等.室内外设计思维与表达[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3]郑曙阳、宋立民、李风崧等.环境艺术设计与表现技法[J].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4]阮长江.现代住宅室内装饰设计大观[J].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5]杨敏.中国传统陈设艺术理念浅谈[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9)[6]潘吾华.室内陈设艺术设计[

6、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7]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六、指导老师意见:—2—签名:年月日八、主考院校审核意见:签名年月日九、结语:设计本来就是一个兼容并进,展现多姿多彩个性风格的平台,如果都是千篇一律,或者只是无谓地照搬照抄,就会与设计本身的伦理相背而驰。因此,新的设计风格就是要在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加上我们创作者的新思想,将两种不同风格相互融洽贯通也是一种进步,要不断适应社会高品质的精神需求,才能长此已久的保证这种风格的发展和延续。—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