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

第六课 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

ID:11450403

大小:4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2

第六课 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_第1页
第六课 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_第2页
第六课 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_第3页
第六课 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_第4页
第六课 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六课 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课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2课时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的①了解并感受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美术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②初步掌握欣赏和分析现实主义美术作品的方法。2.内容结构本课按照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美术的主要成就,分成“现实主义的旗手──库尔贝”、“表现农村和农民生活的画家们”、“以罗丹为代表的现实主义雕塑”三部分,另有“相关链接”,介绍同时期的其他重要的现实主义美术代表人物和代表作。3.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了解并掌握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美术的主要成就和主要特点,能对一些经典作品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本课的难点,主要在

2、于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美术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现实主义美术与浪漫主义美术的主要区别。二、教学资料1.关键词语解释现实主义 原是指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课文里是指19世纪中期前后欧洲流行的文学艺术思潮。美术中的现实主义(或称“写实主义”),是以法国为中心,影响遍及全欧洲。1850年左右,法国画家库尔贝等人首先使用“现实主义”(也有译成“写实主义”)这一名词来标明当时的新型文艺,并于1856年创办了一种名为《现实主义》的刊物。刊物发表了库尔贝的文艺宣言,主张艺术家要“研究现实”,如实描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不美化现实”。这种以如实描写现实生活,揭露和批

3、判社会黑暗的创作思想,便是现实主义艺术思潮的重要特征。这一艺术思潮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这是因为,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等西欧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并得到了巩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各种社会弊端也随之日益显露和激化,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积极鼓吹的“自由、平等、博爱”并未得到实现。这就促使人们不得不开始用冷静的眼光来观察周围的现实。与此同时,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唯物主义思想以及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广泛传播,也促使人们打破传统的观念和幻想,开始用比较客观的眼光观察世界,研究社会现实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对浪漫主义一味强

4、调主观情感和主观理想的抒发,忽视以致脱离社会现实的创作思想表示不满,从而逐渐转向现实主义。受这一思潮影响并在绘画领域中取得突出成就的首先是法国,其他如俄国、德国等也有重要的成就。巡回展览画派 又称“巡回画派”。它的产生要追溯到1863年11月9日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发生的“14人抗议事件”,即14个非贵族出身的学生,为了抗议院方规定题目进行创作,要求自由选择题材,毅然离开了美术学院,自己组织“彼得堡自由美术家协会”。他们按照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怎么办?》中所描写的“公社”的原则生活进行创作。他们的中心人物就是著名油画家克拉姆斯柯依(1837年—188

5、7年)。1870年11月2日,以克拉姆斯柯依为代表的彼得堡的进步美术家,与莫斯科的进步美术家,如彼罗夫(1833年—1882年)等人,正式发起成立“巡回展览艺术协会”,并制订了协会的章程。明确地规定了通过巡回展览的方式,向人民群众广泛传播自己的艺术,对人民进行社会教育。他们把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唯物主义美学观点,作为自己进行美术创作的指导原则,广泛团结了俄罗斯几乎所有的进步美术家,成为俄罗斯艺术活动最主要的中心之一。1871年10月28日,他们举行了第一届巡回画派展览会,以后几乎平均每年举行一次,一直延续到1923年,共举行展览

6、48次。这一画派成员之多(先后吸收了六十多个成员),活动时间之长,在世界美术史上是罕见的。这一画派的成员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克拉姆斯柯依、彼罗夫、列宾、苏里柯夫、希施金、列维坦、谢洛夫等。2.美术作品库尔贝《画室》 (油画,361×598厘米,1855年作,巴黎卢浮宫藏)这是库尔贝的一幅重要代表作。它的题目原来是:《现实的寓意,在某个方面决定了我七年艺术生涯的画室的内部》,因这句子太长,人们简称它为《画室》。从画面上看,它确实描写了一个巨大的画室,库尔贝就坐在画布前正在给他的油画添上最后几笔。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个画室中,竟能容纳下如此众多的形形色

7、色的人们。而且,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所处的环境是画室,更不用说去欣赏库尔贝正在画的风景画。很显然,这种场面又是非现实的。一直强调“只能画亲眼所见的东西”的库尔贝,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幅非现实的作品呢?事实上,正如原标题中的“现实的寓意”所提醒我们的,库尔贝在这幅作品里是想表现整个社会。因为“社会”不像风景或静物那样看得清,摸得着,所以他采用寓意的手法来表现。那群面朝着库尔贝、聚集在画面左侧的形形色色的人们,象征着当时的社会现状;在画的另一边,则是能理解和支持库尔贝的人。库尔贝《奥南的葬礼》 (油画,315×668厘米,1850年作

8、,巴黎卢浮宫藏)库尔贝(1819年—1877年)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的领袖式人物,1871年巴黎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