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的“他者”-美国当代社会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分析

断裂的“他者”-美国当代社会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分析

ID:11468499

大小:8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2

断裂的“他者”-美国当代社会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分析_第1页
断裂的“他者”-美国当代社会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分析_第2页
断裂的“他者”-美国当代社会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分析_第3页
断裂的“他者”-美国当代社会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分析_第4页
断裂的“他者”-美国当代社会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断裂的“他者”-美国当代社会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断裂的“他者”:美国当代社会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分析断裂的“他者”:美国当代社会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分析。引言作为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形象学主要研究文学作品中对异国形象的描述和塑造。在《比较文学概论》中,巴柔对形象学有以下界定:形象学是在文学化,同时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对异国认识的总和。由于对异国认识的总和常常是一种持续性存在的印象,因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艾伦惠廷进一步提出套话学说。他指出:形象指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所预设的套话。这些套话来自于对历史、经验和自我形象的一种选择性的揭示。按照惠廷的套话理论,人

2、们在对异国形象进行观察和建构时时往往带有一种预设的框架和定义,因而得出选择性的认知。这正和美国文化批评家爱德华萨义德的形象理论不谋而合。在引入后殖民理论的形象学著述《东方学》中,萨义德深刻剖析了西方人眼中他者化的东方形象:每一文化的发展和维护都需要一种与其相异质并且与其相竞争的另一个自我的存在。自我身份的建构牵涉到与自己相反的他者身份的建构,而且总是牵涉到对与我们不同的特质的不断阐释和再阐释。对于美国人创造的中国形象,文学、戏剧、大众传媒形式的相关研究一直颇受世人关注,从姜智芹的《镜像后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英美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到李睁的《

3、美国早期戏剧与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从周宁的《跨文化研究:以中国形象为方法》再到李渝凤的《他者的再现:质疑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形象19801999》,这些学者都从各自的视角出发,将中国作为一个由美国近代文学、戏剧、电影、传媒等话语叙事机制所建构的语言表象进行研究。不过,甚为遗憾的是,对于教科书的考察却少见人付诸纸端。教科书作为一种独特的,经过精心选择的文本,是每个国家向青少年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合格的社会公民的基本的、重要的载体,其目的绝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更要使学生获得符合社会需要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对一国知识的传播和国民意识的形

4、成影响深远。并且,在教科书中,对他国的描述或他国对本国的描述也直接关系到青少年他国或本国形象的塑造,从而对未来各国人民间的相互理解与交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这两点而言,美国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更能体现出近代美国通过教育希望向下一代传达的价值观,也更能体现国家权力通过教育在确立民族认同的过程中的作用与方式。一、古代中国:理想的他者西方的中国形象出现于1250年前后,受《马可波罗游记》、《曼德维尔游记》和《中华大帝国史》等的影响,欧洲人对东方异国情调的热忱和向往前所未有的高涨。与当时相对落后的欧洲而言,中国作为高尚道德、昌明秩序和富庶经济的象征

5、而存在,这样的中国形象在几个世纪中通过教会修士,旅者、文学家所创作的史志、书简、通商指南、小说诗歌等经典文本流传下来,并不断在教科书中得到加强。作为与欧洲文化一脉相承的美国,文明古国也成为其国其人中国观的重要标签。美国普伦蒂斯霍尔教育出版公司旗下的经典教材《世界历史:与今天的联系》在美国中小学教材中占据约30%份额,影响巨大。该书在中国古代史部分介绍道:到公元前256年,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幅员辽阔、经济富庶的文明中心,在中国文明的辐射之下,几乎整个东亚如朝鲜、日本和越南都接受了儒学。当时世界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除了对中国

6、的文官制度以及儒家思想推崇备至之外,该书还详细介绍了中国人民的制丝、青铜铸造、造纸、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等古老发明,并评论说:文官制度对西方政治思想,尤其是英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影响深远除此之外,中国的先进技术逐步向西传播,其改良版至今仍然发挥巨大作用。最后,作者以积极的口吻总结道:中国文明是世界上迄今仍然存在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在四千多年的时间里,从未中断。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人民为人类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之下,虽然中国古代史所占篇幅仍然微不足道,但是这些历史或社会学教科书都对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生、发

7、展状况、对外传播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肯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对其他国家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反映了美国主流社会对中国古代文明的了解与认同。在中国的古代文明中,孔子的道德哲学成为近代以来众多美国学者极为推崇的著名汉学家、美国东方学会前会长顾立雅在《孔子与中国之道》一书中提出:在欧洲,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民主理想的发展中,孔子哲学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法国思想,它又间接地影响了美国民主的发展。美国著名政治家、哲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高度评价孔子为对人类产生伟大影响的、著名的东方改革家、致力于教育上层人士。在此思潮影响下,孔子

8、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代表人物出现在各类教科书中也就不足为奇了。美国教科书作者秋花。罗巫婆雪尔在9年级的《世界历史》中有专门的篇章介绍孔子:孔子早年就致力于教育事业和公共服务有教无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