虬津水文站实施方案

虬津水文站实施方案

ID:11475071

大小:2.08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12

虬津水文站实施方案_第1页
虬津水文站实施方案_第2页
虬津水文站实施方案_第3页
虬津水文站实施方案_第4页
虬津水文站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虬津水文站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西省水文基地设施项目2015~2017年实施方案水文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公益事业。水文工作不仅为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提供全面服务,而且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等水安全问题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加快,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和洪涝灾害等问题日益突出,“水多、水少、水浑、水污染”四大水问题严重困扰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水文基础资料,水文的基础地位更加重要,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对水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长

2、期以来水文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投入不足,历史欠账较多,还存在着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监测能力较低、服务手段落后、基层职工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等问题,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文工作,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水文基本建设的投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强水文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水利部水文局《全国水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15-2017)》纲要以及《江西省水文基础设施“十二五”建设规划》,按照规划,江西省水文基础设施

3、建设项目2015-2017年建设内容有:1处新建水文站;12处改建水文站(樟树、虬津、康山、虎山、居龙滩、沙子岭、星子、香屯、坝上、娄家村、栋背、石镇街);10处水位站测流能力建设(鹰潭、棠荫、赣州、葫芦阁、新余、解放桥、滁槎、楼前、蒋埠、昌邑);1处改建水环境监测中心(鄱阳湖)。虬津水文站1概况虬津水文站位于江西省永修县虬津镇,地理位置为东经115°41′,北纬29°10′。设立于1980年10月,属大河控制站,是修水水系仅有的一处国家重要水文站。控制断面以上流域面积9914km2。人员编制为8人

4、。现有降水、蒸发、水位、流量、水质、水温、岸温等测验项目。1.1水文与气象修水,为江西五大河流之一,属鄱阳湖水系。它好似一条蓝色绸带,左折右旋,跌跌宕宕,飘逸在赣西北大地上,流域面积14797km2,主河长419km。其源出自湘、鄂、赣边境的幕阜山脉,上源有三支,于渣津汇流后始称修水,源头位置为东经113°58′,北纬29°04′。东流至修水县城,先后纳东津、铜鼓、武宁三水,水量大增;修水以下过武宁至永修,两岸陆续有小支流注入,至永修县城又纳潦河,再行30km于吴城镇入鄱阳湖,河口位置为东经116°

5、00′,北纬29°11′。总体观之,修水流域呈箕状,北、西、南三面高山连绵,北、西以幕阜山脉与湖北省分界,西面以大侈山与湖南省分界,南面上游部分以九岭山脉之黄岗山与锦河流域分界;九岭山脉其他段落,横贯于修水主流与支流潦河之间。全流域包括修水、武宁、永修、铜鼓、奉新、靖安和安义等7县,耕地241万亩,人口近200万。修水流域山川秀美,地形复杂。山地占15%,丘陵占48%,台地平原占37%,它们相互交错而又浑然一体。自抱子石以上为上游山区,河道平均坡降为1.05‰,群峰夹岸,水流湍急,河面宽50~150

6、m米;抱子石至柘林为中游丘陵区,三都、武宁两大盆地位于此段,河道平均坡降为0.42‰,水面逐渐拓宽,由150米扩至300~400m;柘林水库大坝以下为下游,河道渐入冲积平原,水势平缓,坦坦荡荡,平均坡降仅为0.12‰。修水自高山直泻而下,落差大且水量丰,总落差676m,多年平均流量390m3/s,多年平均径流量123×108m3,干流及主要支流水力资源蕴藏量25.4×104kw。流域植被良好,多年平均输沙量仅153×104T。13据虬津水文站实测资料统计,最大年径流量是1998年的199.7×108

7、m3,最小年径流量是2007年的44.49×108m3。实测最高水位25.29m,相应流量4070m3/s,实测最大流速为2.33m/s,实测最大水深11.2m。实测多年平均流量293.5m3/s。实测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601.3mm,4~9月降水量919.8mm,占年降水量57.4%,最大年降水量是1998年的2442.1mm,最小年降水量是2007年的1165.7mm;多年平均年蒸发量815.2mm。修水流域气候宜人,属亚洲东南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7.6℃,无霜期260~280天,雨量丰沛,多

8、年平均降雨量1604mm,7~9月多出现雷阵雨天气,多年平均蒸发量1107mm。1.2地质地貌虬津地处扬子准地台江南台隆九岭——高台山台拱九岭穹断束,区内地层发育较全,从元古界至新生界地层均有分布。以元古界板溪群和新生界红色岩层及第四系地层分布最广,第四系地层从更新统到全新统均有分布,地层厚度从支流到主流河谷、再到湖滨平原逐渐增大。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可不进行抗震设防。地形地貌以丘陵和滨湖水网地貌为主。1.3附图附表1.表1.3.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