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的悔》教案

《永久的悔》教案

ID:11477497

大小:6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2

《永久的悔》教案_第1页
《永久的悔》教案_第2页
《永久的悔》教案_第3页
《永久的悔》教案_第4页
《永久的悔》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永久的悔》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永久的悔》教案文学院071班周山客2070411114第二试教小组课题:《永久的悔》季羡林教学课时:两个课时教学课型:讲读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2.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过程与方法本文的教学主要从找出文章线索人手,然后围绕这个线索按照段落顺序逐步讲解,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有问题法、讨论法、教师范读、演讲法等。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1.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

2、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2.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情感教育。难点:1.本文的线索是吃的东西,这一点较不常见,对此应稍作分析。2、文章对母亲的描写不多,却感人至深,其原因何在?教学突破:对学生情感的教育不能用说教的方式,可通过演讲,引导学生自己明白体会。教具:黑板、电脑第一课时一、创建情景。导入课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师:提问:我们学以前学过哪些与母亲有关的文章。(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孟郊《游子吟》2,师: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她把所有的爱给了子女,把世界给了子女,而自己却在这给予中慢慢老去。甚至“子欲养而亲不在”,这让天下多少儿女肝肠寸

3、断,伤心不已,成为他们永久的悔。今天我们来就来看一个儿子对不能报答母亲恩情的永远无法释怀的悔恨。(板书课题)1,答:《游子吟》2、专心听老师讲二、速读全文,回答问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大家用五分钟速读全文,回答以下问题:1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抽学生回答。2本文可分几个部分?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每一部分的大意。①~②段,点题——“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③~⑨段,记叙“永久的悔”的具体内容。这一部分可分三层:   第一层(③~⑤段),概括叙述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   第二层(⑥~⑧段),详细叙述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   第三层(⑨段),详细叙述

4、母亲的艰苦生活。 ⑩~⒀段,扣题——“永久的悔”的具体内容:作者后悔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结果造成“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结果。3、好,既然我们已经清楚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那么,请问这篇怀念母亲的文章是围绕什么来写的?或者说,这篇文章的叙事线索是什么?(板书:线索)鼓励学生回答问题。4、这篇课文的叙事线索就是吃的,通过写吃的来回忆母亲,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但是,以吃的作为线索的散文并不常见。那么,为什么作者会用吃的作为本文的线索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作者在文中有提到,请大家把它找出来。组织学生讨论。 让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加以总结。1.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感

5、情。.2.思考回答。生: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3、明确:“白的、黄的、红的”是本文的线索,贯穿文章始末。 4、“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二,除了黄的以外,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5、.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小组长,作好讨论记录。生:母亲之所以只吃红的是因为她把白的和黄的让给了我,这让我感动至深。生:母亲艰辛一生,作者儿时无法体会,成人时又无法报答,内心悲凉。7.汇报讨论结果,在教师点拨下明确。 三、本课小结本课熟悉了课文内容,明确了文章线索,知晓了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初步感受了母亲对“我”的关爱和我对母亲的怀念

6、。五、板书设计永久的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线索:白的黄的红的第二课时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阅读1-4自然段,对作者家境和母亲形象有初步认识2.阅读5-8自然段,初步感受母亲对自己的关爱3.重点研读9-11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母子情深4.辅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一、阅读理解1-4自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3.师:3、4段篇幅不长,却将作者父辈生活的艰辛深深地印人读者脑海。文中有些词语极富表现力,请大家找出来。5.师:母亲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抽学生回答,将内容板书(见板书设计)6、如何理解“这个五里路,就是我的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距离”?1.阅读3、4自然段,思考这两段

7、在文中的作用。3、生:立椎之地、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举目无亲、背井离乡、千辛万苦……5.生:娘家姓赵,十分贫穷;不识一字,连名字都没有;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从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6.讨论这一句话中所饱含的深情二、分析阅读5-8自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让学生细读5~8段,掌握其内容。2.师:吃白的是最高标准,其次是黄的和红的,作者家平常都吃些什么呢?抽学生回答。3.师:但“我”却偶尔可以吃到点白的或黄的,有哪几种途径可以得到呢?抽学生回答,将内容板书(见板书设计)。4.让学生齐读第7段,注意读出感情。5.组织学生讨论:文中母亲在中秋节给我半块月饼的事是整篇文

8、章唯一一处对母亲行为的描写,语言极其朴实,却让人感触甚深,为什么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