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论文正文大学学位论文.doc

地基处理论文正文大学学位论文.doc

ID:11483906

大小:957.0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8-07-12

地基处理论文正文大学学位论文.doc_第1页
地基处理论文正文大学学位论文.doc_第2页
地基处理论文正文大学学位论文.doc_第3页
地基处理论文正文大学学位论文.doc_第4页
地基处理论文正文大学学位论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基处理论文正文大学学位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前言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一些建筑,特别是重要建筑只能在被指定的规划用地上。这些规划用地往往可供选择的、理想的地基越来越少,不少建筑物只能建在需要处理的杂填土、软弱土、膨胀土、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基上。我们知道,地基处理的目的在于提高承载力,增加稳定性;减少地基的沉降量,避免产生过大的差异沉降;防止饱和砂土层液化;减少沉降量对地基的影响。因此,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土层条件选用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不但满足建筑物的安全可靠,还赢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这种思想在建筑行业势在必行,迫在眉睫。由于成都地区所处位置属高原盆地,土层分布情况由上自下大多数为素填土(杂填土)(淤泥)、粘土(粉质

2、粘土)、粉砂、卵石土。土层条件不复杂,可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很多,但根据建筑物特点具体选用哪一种,是值得认真考虑的。下面借用具体工程实例探讨方案的优化选择。因为地基处理方案的确定,是地基处理设计的首要问题,应根据建筑物上部结构情况、基础形式及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做出地基处理多种方案,经认真推敲,确定最佳处理方案。第48页共48页1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黄金海岸6#~8#住宅楼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华阳镇,是黄金海岸三期建筑群的三幢砖混结构住宅,为六层建筑,基础形式采用墙下条形基础,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260KPa。建筑物长59.14m,宽13.95m,净面积825.00

3、3m2,总净面积2475.003m2。1.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2.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北东邻华阳迎宾大道,北向约300m为南延线,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场地主要为耕地和少量拆迁旧址,现有场地被推平回填,场地地面标高介于480.331m~485.208m之间,高差4.898m。场地地貌单元以成都平原岷江水系府河Ⅱ级阶地为主。1.2.2区域地质构造工作区属成都平原,位于川西褶皱带中的成都坳陷区,处于周围微弱的活动环境中的地壳稳定区。1.2.3场地土层结构该场地土层结构自上而下为:①素填土(局部地段为杂填土):色杂,松散,湿,以粘土为主,夹少量砖块,部分地段为流塑状淤泥质土,饱水,层厚0

4、.3~5.9m,平均厚度3.0m。②粘土:黄色,黄褐色,白灰色,硬塑,稍湿,以粘粒为主,厚度0.5~7.4m,平均厚度4.0m。③粉土:褐黄色,浅黄色,稍密,稍湿~湿,以粉粒为主,含云母、粘粒,场地局部分布,层厚0.3~3.2m,平均厚度1.75m。④粉砂:褐色,黄褐色,稍密~中密,呈层状或透镜体分布,层厚0.3~2.6m,平均厚度1.45m。⑤卵石土:黄色,棕黄色,该层层位稳定,承载力高,未揭穿。第48页共48页1.2.4地下水及地震液化情况场地内卵石土为地下水主要储存场所,特别是Ⅰ级阶地的砂卵石层含水丰富,Ⅱ级阶地卵石土由于充填物以粘土为主,具有较好的隔水性,其含水量较少。在Ⅱ级

5、阶地施工时,测得地下水静止水位7.5m左右,Ⅰ级阶地测得地下水静止水位6.0m左右。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显示,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在2.0~4.0m左右。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划分,本场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为0.1g,特征周期为0.35s。由于场地土粉土、粉砂属Q3地层,按规范规定可判定为不液化土层。1.3各土层力学性质指标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项目土名天然重度r(KN/m3)内聚力Ck(KPa)内摩擦角ø(º)压缩摸量Es(MPa)变形摸量E0(MPa)承载力特征值fspk(KPa)素填土19.018124.580粘土19.973178.7230粉质粘土(Q4al

6、)19.024145.0170粉土(Q4al)19.518114.0100粉土(Q3al)19.020124.5120粉砂19.5157.56.0100松散卵石20.02513.311.0200稍密卵石21.03525.922.0350中密卵石22.04037.533.0570密实卵石23.0505045.09002工程方案的可行性论证与方案选定根据勘察资料表明,拟建建筑物的6#~8#楼地基持力层起伏大,设计基础地面有相对较软弱层(主要为素填土)分布,其厚度和埋深变化较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且甲方已提供了基础形式(条形基础)的设计,故用天然地基作基础持力层不可行,即不另行设计基础形式

7、。这样需要进行地基加固处理,采用复合地基,须满足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60KPa。第48页共48页由建筑结构及场地土层条件知,可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1)强夯法,以素填土、粘土层为夯实对象;(2)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以松散卵石层为桩端持力层;(3)干作业钻孔灌注桩,以松散卵石层为桩端持力层;(4)干振冲碎石桩,以松散卵石层为桩端持力层;(5)夯实水泥土桩,以粉质粘土层为桩端持力层;(6)CFG桩,以松散卵石层为桩端持力层。2.1初步判定方案由于施工场地所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