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

ID:11491885

大小:4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12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_第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简答题简析《狂人日记》在艺术表现上采用的独特的创作方法和形成的独特艺术效果。答:在艺术表现上。《狂人日记》冲破了传统手法,大胆采用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在《狂人日记》中是通过“狂人”这个特殊的艺术形象来实现的。狂人首先是真实的活生生的狂人,塑造这一形象用了现实主义方法。在《狂人日记》里,作家对狂人病态心理的描摹,准确入微地写出了狂人的精神病态。但是,作品把“反对肉体上吃人”提升到“揭露礼教吃人”,是通过象征主义来实现的。作者巧妙地在狂人的

2、疯话里,用象征、隐喻的手法。一语双关地寄寓了读者完全能够领略的战斗的深意;作品巧妙地在狂人的环境氛围、人物关系中融入了极精彩的象征性描画,从而使之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使人对深刻丰富的“象外之意”产生联想。作品的思想性主要是通过象征主义方法来体现的。简析《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答:《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与《野草》大致相同,写作时间也有所重叠衔接。鲁迅当时的心情是“想在纷扰中寻找一点闲静来”,以回顾和反思以往的生活。这一组散文以深情、平易、清新、舒展的笔调,记述了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生活片断;抒发

3、了对亲朋和师友的诚挚怀念;展现了家乡的风俗、中外的社会相、清末民初的时代剪影;寄托了对现实的思考。鲁迅的童年与青年时代,是风云变幻的年代,《朝花夕拾》虽然没有直接去描写重大的历史事件,但却是以个人遭遇抒写时代风云。虽然是一些生活片段.但经过作者对往事的回味、咀嚼和总结,连缀起来.却构成了一幅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生活的风俗画。简析鲁迅前期杂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意义。答:鲁迅前期的杂文收入《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和《而已集》这五本杂文集中。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是鲁迅前期杂文的特色,民

4、主与科学是鲁迅前期杂文创作的指导思想.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精神是贯穿他杂文始终的灵魂。他从进化论出发.以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为武器。对陈陈相因的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心理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批判。如《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从伦理道德角度批判封建节烈观念和父权主义;《说胡须》、《看镜有感》批判国粹主义;《春末闲谈》、《灯下漫笔》揭露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鲁迅前期杂文的主要内容有:反对国粹主义;批判迷信落后思想;反对封建礼教,主张妇女儿童和青年的社会解放;揭示和批判国民,}生的弱点;对“整理国故”的

5、否定和对欧化绅士的批判;对“打落水狗”和“韧性战斗”精神的提倡等。1925年前后随着实际政治斗争的展开,鲁迅前期杂文增加了政治批评的内容,围绕着女师大风潮和“三·一八”惨案等重大事件,猛烈抨击了专制暴虐的北洋军阀政府和为虎作伥的现代评论派文人。《无花的蔷薇》、《记念刘和珍君》等篇满腔义愤地揭露了北洋军阀政府当局者的凶残和流言者的下劣.喊出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悲切之声。简析1925年前后出现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创作。答:1925年前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概念和有关创作方

6、法开始进入现代文学的领域,一些先行者更尝试进入革命文学的创作领域。在小说创作上,最突出的革命文学作家是蒋光慈,他此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少年漂泊者》与《短裤党》等,前者写了一个参加革命前的少年漂流的过程,作品既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社会现实,又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后者直接反映革命者的现实斗争与生活。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最早塑造了革命者的形象,但形象存在较强的概念化缺陷。《短裤党》可视作是20世纪20年代文学与下一阶段文学的过渡期作品,在它的身上,已明显体现出下一阶段左翼文学的优点和缺失。简述冯至20世纪20年代的诗

7、歌创作。答:冯至本时期的诗风是浪漫主义的,有诗集《昨日之歌》。1921--1923年所作诗主要受“五四”时期郭沫若等人的新诗影响,他的作品最初也在《创造季刊》上发表,句子比较自由,对于音节、旋律、韵脚不甚在意,而注重诗意的提炼与表达。在冯至的诗艺探索过程中,可以见出德国浪漫主义诗歌尤其是海涅《还乡集》的影响。冯至的抒情诗,感情深沉含蓄,不似徐志摩、闻一多的热烈浓郁;在手法上,平淡中见奇巧,哀婉清丽,不似徐志摩、闻一多的瑰丽多彩,也不若郭沫若的直诉狂呼;在形式上,语言明净,大致押韵,具有整饬美,不似闻一

8、多《死水》的精严。《蚕马》、《吹箫人的故事》以叙事诗的形式,抒写来自传说的悲剧性的爱情故事,借以控诉旧式婚姻制度的罪恶,传达青年一代对于爱情的理想。冯至的叙事诗颇受歌德、席勒叙事谣曲的启示,其感伤、孤独的抒情底蕴与神秘色彩,赋予作品不可替代的价值。鲁迅称冯至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而朱自清则更看重冯至的叙事诗。以为其“叙事诗堪称独步”。1929年冯至诗集《北游及其它》出版,作者一贯谛视心灵的眼睛转向现实的人间,歌喉也由幽婉清丽一转为粗放激愤,显示了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