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课 油墨乳化

第二十四课 油墨乳化

ID:11495471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2

第二十四课 油墨乳化_第1页
第二十四课 油墨乳化_第2页
第二十四课 油墨乳化_第3页
第二十四课 油墨乳化_第4页
第二十四课 油墨乳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十四课 油墨乳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十四课油墨乳化一、油墨乳化的概念:在印刷的过程中,一定条件下,水(分散相)以细小的液滴分散在油墨(连续介质)中,或者油墨(分散相)以细小的整体分散在水中(连续介质)便生成乳状液,这种乳状液的生成过程,称做油墨乳化。二、油墨乳化的原因:油墨乳化是油墨和水在机械力的碾压下,分散成细小的颗粒,按一定比例混溶成乳状液并保持相对稳定,以保证版面能够沾到足够的乳状油墨。油墨是由颜料固体颗粒分散在连接料中的一种稳定悬浮体,在胶体化学体系中属于憎液溶胶。而润版稀释液是加有电解质和阿拉伯树胶的液体,属于亲液溶液。这样水墨平衡实质上有憎液和亲液两个胶体体系的平衡。这种平衡体系有

2、一个较复杂的过程,不仅存在两个体系的相斥过程,而且存在着两体系的分散相混溶的过程,在常温常压下,油墨和水不相混溶不是绝对,但在条件发生变化时,在相斥过程中又有相混溶的可能。三、油墨乳化的乳状液的特点:(1)分散相和分散介质都是液体,但是互不相溶或互相溶解度极小,其中一个通常是极性的水,另一个通常是非极性物质,通称为油;(2)乳状液的分散度在胶体系统中是不算高的,但它同样存在着分散与聚结的矛盾,而且聚结的倾向一般占优势;(3)乳状液的分散度,可以用液滴的大小来表示。液滴大小在1~~50微米之间;(4)乳状液可分为稀液和浓液两种。稀的乳状液,其中分散相的含量少于2%

3、(体积百分比);浓的乳状液,其中分散相的含量可达90%以上。平版印刷中,以水为分散相分散在油墨中的含量约为15~~20%。四、油墨乳化的乳状液生成条件:(1)机械作用力:两个不相溶的液体要生成乳状液,依靠机械的作用力进行搅拌是必要的条件。平印机输墨系统各墨辊的反向转动是良好的搅拌形式。当版面的水分与墨辊接触后,势必要有一部分水沾附在墨辊油墨的表面,在墨辊的相互传递和快速转动搅拌下,谁被研轧成细小的液滴强行分散在油墨中成乳状液。(2)乳化剂的存在,两个不相混溶的液体,有乳化剂存在时,能显著地降低分散相的表面张力,并经过一定的机械搅拌,同样能生成乳状液。五、乳状液的

4、类型:常见的乳状液,一相是极性水溶液,用“W”5字母表示;另一相是非极性有机溶液,大多为油,以“O”字母表示。这两种溶液互不相溶,不论是油或是水都可以作为分散相,也可以作为连续介质。因此,乳化液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油包水和水包油两种乳状液。(1)油分散在水中:油是分散相,水是连续介质,简称为水包油型乳状液,用符号O/W表示。把水量小于26.4%的乳状液称为油包水型。(2)水分散在油中:水是分散相,油是连续介质,简称为油包水型乳状液,用符号W/O表示。把水量大于73.6%的乳状液称为水包油型。在平版印刷生产过程中油包水W/O型乳状液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的,水包油O/W乳

5、状液则很少出现。六、乳状液的性质:(1)不稳定乳状液的性质:两种不相混溶的液体,在机械作用(搅拌)力的条件下形成的乳状液,称为不稳定乳状液。(2)稳定乳状液的性质: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在乳化剂作用下形成的乳化液,称之为稳定乳状液。七、在平版胶印工艺中引起油墨乳化的因素:(一)平版胶印中引起油墨乳化的因素:1.纸张的性质引起的油墨乳化;2.阿拉伯树胶能引起的油墨乳化;3.油墨的性质能引起的油墨乳化;4.冲淡剂和干燥剂能引起的油墨乳化;5.版面用水量能引起的油墨乳化;6.机器速度引起油墨乳化;7.室温能引起油墨乳化。(二)纸张性质引起油墨乳化的原因:纸张如某些铜版纸

6、的涂料和胶版纸的胶料中,含有干酪素和陶土之类的表面活性剂。这些表面活性剂具有水溶性,若与纸结合得不牢,在印刷过程中能被润版溶液润湿而被橡皮布沾取,然后传递到印版和水斗内。水斗润版稀释液中溶解了一定数量的表面活性剂。于是水斗中的润版液表面张力系数有所下降,这当然能增加润版液对印版的润湿性能,但是,将会同时降低油墨和水两相的界面张力,促使油墨乳化形成油包水或水包油的乳状液。版面水分越大,溶解涂料愈多,乳化现象越严重。(三)阿拉伯树胶能引起油墨乳化的原因:乳化剂阿拉伯树胶液在润版液中,其乳化作用不是依靠降低油墨和水两相界面的引力,而是在界面上形成约几微米厚的薄膜,形成

7、乳状液。一般生成O/W水包油型乳状液,但也可以形成油包水W/O型乳状液。5(四)油墨的性质引起的油墨乳化的原因:油墨本身的性质有三种产生油墨乳化的主要因素,即:油墨的酸值、油墨的粘度、颜料的性质。1.油墨的酸值。油墨的酸值是表示连接料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油墨中的游离脂肪酸是颜料分散在连接料中,形成液固两相稳定悬浮体的一种表面活性剂。在油墨和水的液——液两相乳化中,游离脂肪酸也是一种典型的表面活性剂。乳化时,脂肪酸的亲水基朝向水,憎水基朝向油,因此能形成W/O油包水型的乳状液。油墨的极性,常以连接料的酸值来衡量,油墨中游离脂肪酸含量越多,则油墨的极性越强,乳化也愈

8、严重。同时酸值越高,更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