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

关于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

ID:11503260

大小:88.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7-12

关于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_第1页
关于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_第2页
关于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_第3页
关于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_第4页
关于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关于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摘要: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但该模式普遍存在着企业积极性不高,学生从中获得能力锻炼的机会有限的困局。从实践中总结出一种成功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学校选择快速成长的企业作为实习基地,教师在实习过程中深度参与,使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实现互动,并实现共赢。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一、问题的提出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应用型的本科人才社会需求量大增。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既有普通本科教育的共性,又有别于普通本科的自身特点,它更加注重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1]

2、,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基础知识比高职高专学生深厚、实践能力比传统本科生强。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专业,它的目标是培养能够掌握工商管理前沿理论和专业实用技能,通过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经营决策和有效管理的工商管理人才,本科层面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向企业输送面向中、基层的管理人员。根据发达国家经验,经济越发展,社会对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越大。据统计,全国需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约为200万左右,而普通高等学校的工商管理类学生不足10%,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2],但现实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很严峻。有关调查表明,多数用人单位认为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综合素质

3、较好,工作态度认真,责任心强,但是实践和创新能力不强,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3]。提升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普通本科的当务之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国外(如德国的fh,即universityofappliedsciences)、国内专家一致认为要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即在课程设置上以“厚基础”为导向,优化学科基础课程的设置,加大专业选修课的课程门数,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宽口径”,就业选择上“多方向”,并开展案例教学和加强实验室建设,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手段是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

4、,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紧密结合,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大连理工大学徐雨森、蒋杰认为,应从界面管理的视角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提出校企共同高强度投入共建研发中心、对由校企双方人员组成的研发中心实行企业化管理和人力资源的柔性利用。虽然这种模式在校企双赢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对于资金有限的普通本科院校以及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并不具有普遍意义。而国内更多关于校企合作的研究是都是侧重于高职层面的校企合作,其观点大多以共建实训中心或学生到企业顶岗(一般是固定在某个基层岗位)实习来提升其应用能力,不过这种途径更适合那些操作性技能的培养。实践表明,中、基层的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采用“轮

5、岗制”,而企业基于经济角度考虑,认为在合作过程中责任大于回报,参与积极性不高。事实上,我国大多数校企合作仍停留在暂时解决企业基础岗位的用工不足的浅层次上,校企间的互动较少,教师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也非常有限。同时,由于学校的教师队伍大多只有从学校到学校的经历,自身实践经验不够,对实习的指导作用有限。因而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在对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上,与市场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本文提出以互动致多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即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通过学校、企业、学生、教师的深度互动,最后达成学校、企业、学生、教师的共赢。二、以互动致多赢的工商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

6、实践探索(一)学校应科学选择合作企业多赢的校企合作是一种兼顾多方需求和利益的合作,而企业的规模、发展阶段以及管理水平和理念都会影响到合作的意愿和深度,因此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作为合作对象。经验表明,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已进入了稳定的发展阶段,人才供需基本平衡,制度建设方面也相对稳定,企业的合作意愿并不强烈,它为学校提供的仅是单一的操作类岗位,这类合作更适合高职类学生,对于工商管理本科生来说只适合作为短期课程实习或参观基地。而处于投入期或成长期前期的企业,不是规模太小不能消化大量的学生,就是自身方向不明确而无暇顾及后备人才的培养,也不是校企合作的首选对象。事实证明: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企业比较

7、适合校企的深度合作。快速发展的企业自身存在多种需求:一是企业自身人力资源供给不足,特别是员工的成长速度跟不上企业发展,中、基层管理人员缺乏,而外部招聘则存在企业文化兼容的问题和良莠不齐的风险;二是企业的快速成长导致管理水平跟不上发展要求,如岗位设置由创业初期的粗放型转为专业化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岗位间工作任务繁简不均衡、专业化分工和组织协调之间的矛盾等,特别是制度建设比较滞后。而学校具有的理论优势能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三是企业现有的管理层大多由基层提拔,在管理中更多的是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