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校报在信息传播多元化背景下生存发展的对策

试论高校校报在信息传播多元化背景下生存发展的对策

ID:11530678

大小:28.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2

试论高校校报在信息传播多元化背景下生存发展的对策_第1页
试论高校校报在信息传播多元化背景下生存发展的对策_第2页
试论高校校报在信息传播多元化背景下生存发展的对策_第3页
试论高校校报在信息传播多元化背景下生存发展的对策_第4页
试论高校校报在信息传播多元化背景下生存发展的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高校校报在信息传播多元化背景下生存发展的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试论高校校报在信息传播多元化背景下生存发展的对策论文摘要:作为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高校校报长期以来占据着校园媒体的主导地位。但是,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制约,高校校报存在着一些先天性的不足;随着信息传播多元化的发展,校报生存空间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就此,论述了高校校报应对多元媒体竞争的发展策略:明确功能定位,调整角色定位,扩展目标受众;挖掘独特优势,加强新闻策划,走精品办报之路;硬件装备走向高科技,软件建设走向规范化;整合校园传媒,优化配置,创建多元化信息传播平台。论文关键词:高校校报;传媒;多元化;信息;整合高校校报是报纸序列中

2、特殊的一族,从1895年天津北洋大学的匕洋大学校刊》创刊算起,已经历了112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全国高校校报总数已超过100o余家,约占全国报纸总数的1/3。在校园媒体成长的历史中,高校校报可谓当仁不让的“老大哥”。2005年6月15H,由教育部制定出台的新成立后第一个关于高校校报工作的文件——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3/13精品文档《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公布,高度评价了高校校报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意见》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

3、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高校校报在推动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和师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使广大校报工作者深受鼓舞。  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多元媒体的迅猛发展,校报面临着空前的生存危机,其主导媒体地位已岌岌可危,生存价值已受到高校师生的质疑。1高校校报内忧外患的生存现状1.1“先天局限性”制约校报发展  国家新闻出版署曾明确规定:校报归高校主管,经费由高校投入,不得刊登广告,不得经营赢利,以报道本校教学改革等工作为主要内容。校报的特性使其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很难摆脱“小作坊”式“自产自销”的命运。

4、  1)信息量少,出版周期长,时效性极为滞后。根据2003年版《报纸名录》的记载,笔者进行了统计,全国28个省区市的577家高校校报中,4开4版的小报有532家,比例高达92.2%。在所有报纸中周报占7.94%,旬报占10.36%,半月报占39.55%,双旬报和月报占4o.41%,季报和不定期占1.73%。由此可见,校报不仅版面普遍偏少,而且过长的出版周期使得校报与读者见面时,所报道新闻信息的新鲜性几乎已丧失殆尽。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3/13精品文档  2)特定的办报宗旨和服务对象,限制了办报的规模和发行

5、范围。据笔者所悉,全国有超过1000家高校校报,却没有一家真正实现市场化运作,实行“自负盈亏”,且总发行量很小,约为300万份,还抵不上一家全国性大报的发行量。虽然国家新闻出版署1998年发布[342]号文件,设立了全国高校报类统一刊号,校报被列入到公开出版报刊系列,但实质上还是一张局限于校园内部的报纸,影响力很小。  3)内容模式化,信息含金量低,新闻失值。首先,因高校工作有其周期性、重复性,校报内容往往呈现出周期性的雷同,缺乏新意;会议新闻泛滥,以领导身份、单位大小区分版面显着程度的编排方式降低了报纸在广大学生读者中的吸引力;另外,由于新闻

6、线索少,信息不足,往往出现以长篇通讯、领导讲话稀释新闻、填充版面的现象,大大影响了校报的质量。其次,作为高校的党委机关报,出于稳定、育人、形象宣传等多种因素的考虑,校报普遍存在新闻评论薄弱、新闻监督力度不够的问题,一般报喜不报忧、“只打苍蝇,不摸老虎”,回避敏感、负面的话题,呈现出公文式、居高临下的报道模式和四平八稳、一成不变的报道面孔,这种不敢触及现实,漠视受众关心切身问题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读者对报纸的信任,也降低了正面宣传的效果。此外,目前高校校报普遍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栏目。从笔者收集的200家不同高校的校报来看,栏目设置上存在两个

7、误区:一是根本不设栏目,二是栏目泛滥或是一期一变,缺乏延续性。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3/13精品文档  4)采编人员不足、编辑待遇低等问题影响了报纸质量的提高。高校校报专职人员少,劳动量较大,工作较为辛苦。据高校校报研究会调查数据显示,全国绝大多数高校没有按“周报不能少于9—10人,旬报不能少于6—7人”这个标准来定员、定编,1~2人办旬报,3—4人办周报的现象在全国为数不少。校报编辑多数属教辅人员,缺乏明确的角色定位,待遇普遍偏低。国家新闻出版署规定,高校校报编辑人员不能评新闻系统职称,不能发记者证,校报

8、人员只能参与高校出版系列参评。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据笔者所知,在全国高校校报编辑队伍中,具有正高职称的实属凤毛麟角,校报编辑队伍职称普遍偏低。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