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通论课程考试、

国际法通论课程考试、

ID:11530726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2

国际法通论课程考试、_第1页
国际法通论课程考试、_第2页
国际法通论课程考试、_第3页
资源描述:

《国际法通论课程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京审计学院全校公共选修课课程考查作业课程:国际法通论姓名:曹雪薇学号:09040502班级:09财政三班2010年11月课程考察内容:寻找一个你感兴趣的国际法事件,并运用相关的国际法知识进行分析。(要求:案情介绍不得多于500字,分析部分不得少于1500字。)题目菲律宾人质事件的国际法分析案情介绍2010年8月23日上午9时左右,一辆装载25人(包括22名香港乘客)乘客的旅游车在菲律宾马尼拉市中心基里诺大看台附近被菲律宾前警察劫持。中国政府对此事件高度重视,立即要求菲方在确保人质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开展营救行动。经过谈判,6名香港游客于中午前获释。23日晚7时40分

2、左右,菲警方实施突击解救行动,香港游客中8人死亡,6人受伤。香港特区政府于2010年8月24日下半旗向遇难同胞志哀,8月25日菲律宾全国哀悼香港遇害游客。分析1983年生效,199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决定加入,1993年1月26日起对中国生效的《反对劫持人质国际公约》中规定,劫持人质行为是一种严重的国际罪行,各缔约国应当在尊重各国人民享有平等的生命、自由和人身等权利的基础上,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共同预防和制止劫持人质行为的发生。此次人质事件的发生,本身就已经违反了《反对劫持人质国际公约》。该公约第一条规定:“1、任何人如劫持或扣押并以杀死、伤害

3、或继续扣押另一个人(以下称“人质”)为威胁,以强迫第三方,即某个国家、某个国际政府间组织、某个自然人或法人或某一群人,作或不作某种行为,作为释放人质的明示或暗示条件,即为犯本公约意义范围内的劫持人质罪行。2、任何人(a)图谋劫持人质(b)与实行或图谋劫持人质者同谋而参与其事,也同样犯有本公约意义下的罪行。”显然,发生在菲律宾的这次事件属于本公约的规范范围。应该按照本公约的条款进行分析。该公约第三条第一款规定:“罪犯在其领土内劫持人质的缔约国,应采取它认为适当的一切措施,以期缓和人质的处境,特别是设法使人质获得释放,并于人质获释后,如有必要,便利人质离开。”据此,菲律

4、宾政府是否采取了“它认为适当的一切措施”,其措施是否能达到“缓和人质的处境”的目的是其向世人及国际社会能否交代的前提。  一、从菲律宾政府采取的措施来看,是不适当的。  1、营救策略不适当,包括营救行动耗时过长,堪称“世界上用时最长的营救突击”,在这期间,错过了多次能够对游客进行有效救援的机会。例如给车内送饭食的机会,以及谈判专家近距离接触匪徒是的机会。因而,有悖于《反对劫持人质公约》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  2、营救工具不适当,包括警方行动时没有配备砸窗工具、拖拽车门的工具和进入车内的梯子,以及警方使用荧光棒为照明工具等等。因此,车内的匪徒倚靠一定程度的有利地形进行

5、隐蔽,使得警方的部分人员无法进行准确的狙击或攻击,也延长了警匪交涉时间,最终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人质的伤亡,人有悖于《公约》中的规定,最终没能成功救出人质。.  3、营救方式不适当,包括营救过程中未抓住时机使用狙击手,未兵分多路占据有利地形,狙击时,匪徒在车的后视镜里轻易就看见的狙击手的位置,这些种种都使得营救不顺利,时间上的拖延让匪徒渐渐失去了平静。  4、突击营救时机不适当,包括警方误信司机的片面之词,冒进强攻。  以上诸多不适当的做法及相关媒体报道中谈及的诸多失误,是菲律宾政府错失营救人质良机,造成惨案发生的直接原因。  二、菲律宾政府采取的措施直接激怒了劫匪,没

6、有达到缓和人质处境的目的。  1、菲律宾政府极不明智地拒绝了劫匪要求复职的要求,原本平静并且释放了老人孩子的劫匪变得非常愤怒。  2、菲律宾政府当着劫匪的面,逮捕了与劫匪沟通的弟弟。  由此可见,菲律宾政府采取的以上诸多不适当措施,不但没有达到缓和人质处境的目的,反而使人质处于万劫不复之地。另一方面,后续有许多香港受害者的家属要求香港警方介入事件的调查。香港相关官员表态称,介入菲律宾当地的调查存在较大困难。根据《联合国宪法》第三十三条:任何争端之当事国,于争端之继续存在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之维持时,应尽先以谈判、调查、调停、和解、公断、司法解决、区域机关或区域办法

7、之利用,或各该国自行选择之其他和平方法,求得解决。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调查本来就是国际法上确立的一种解决国际争端的和平方法。香港的介入就是符合国际法规定的。  综上所述,菲律宾政府没有采纳国际上应对劫持人质事件的一般性处理方案,其在处理这起事件的表现上失去了一个国家应有的水准,同时也未能有效履行《反对劫持人质公约》所规定的缔约国应当承担的国际义务,构成该国在国际法上的国家不法行为,因此,菲律宾政府必将为此付出代价并承担国家责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