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滨海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ID:11534029

大小:278.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12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_第1页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_第2页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_第3页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_第4页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滨海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命题人:尹善斌时间:150分钟分值:16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调停/调兵遣将折耗/损兵折将标识/博闻强识B.慰藉/杯盘狼藉落枕/失魂落魄诘难/诘屈聱牙C.投缘/不容置喙渎职/穷兵黩武粘贴/拈轻怕重D.妥帖/俯首贴耳疏浚/怙恶不悛裨益/稗官野史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事久假不归的,应教育说服本人返回原单位工作;如经说服无效,本人仍坚持离职的,原单位可按自动离职

2、处理,不发退职金。B.目前,亚丁湾海盗事件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国际海事组织呼吁,尽快建立一支联合国部队,打击海盗行为,否则海盗们会变本加厉,更加猖獗。C.有消息称,国际恐怖组织在遭到国际社会强烈谴责和连续打击后,正准备重整旗鼓,进一步在世界制造更多的恐怖活动。D.东风城里的人,对外来人员的所有问题都微笑着不予回答,但看得出来,这里的居民安之若素,或许神七发射本就是他们平静生活的一部分。3.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蝴蝶效应”。(不超过40字)(4分)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

3、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蝴蝶效应”指:4.滨海中学高二(1)班将举办一次“骨肉同胞,血脉相连——纪念5·12”主题班会,请你为之写一个简短的开场白。(5分)(50—80字)开场白: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杨维岳传戴名世杨维岳,庐州巢县人也。生而孝谨,好读书,毅然自守以正。尝以文见知于郡守。一日往谒,适富民有犯法者,

4、守教维岳为之代请,可得金数百。维岳谢曰:“犯罪自有公法。使此人不当罪,而维岳受其金,则不祥;使此人当罪,以维岳故贳之,是以私爱而挠公法也。维岳兢兢自守,惧无以报德,其敢以是为公累?”郡守由是益敬重之。尝读书至忠孝大节,往往三复流涕。慕文文山之为人也,画像祀之。崇祯中,陕西盗起,都御史史可法巡抚淮扬。维岳曰:“此当代伟人也,不可以不见。”乃徒步诣军门往谒。居无何,寇益急,诏天下勤王。时可法已拜南京兵部尚书,以府库虚耗,军资竭,兵不得出,传檄谕天下捐赀救国。维岳捧檄泣曰:“国事如此,吾何以家为!”即毁家以为士民倡。崇祯十七年,上崩于煤山。

5、维岳闻之,北面痛哭,累昼夜不能寝食。未一岁,北兵渡江,京师溃,而史可法以大学士督师扬州,城破死之。维岳泣曰:“国家养士三百年,以身殉国,奈何独一史公!”于是设史公主①,为文祭之而哭于庭。家人进粥食,麾之去;平日好饮酒,亦却之。曰:“今值国事如此,饮食能下咽乎!”居三日,北兵至,下令剃发。维岳不肯。人谓:“先生曷避诸?”维岳曰:“避将何之?吾死耳!吾死耳!”其子对之泣,维岳曰:“小子!吾生平读书何事?一旦苟全幸生,吾义不为!吾今得死所矣,小子何泣焉?”人有来劝慰,偃卧唯唯而已。作不髡永诀之辞以见志。凡不食七日,气息仅存。亲属人来观者益众

6、,忽张目,视其子曰:“前日见志之语,慎毋以示世也。”顷之遂卒,年五十六。闻者莫不为之流涕,私谥为文烈公。呜呼!三代以来,变故多矣,为人臣者,往往身为大官不能为国死,而布衣、诸生又以死非吾事,则是无一人死也,君臣之义几何而不绝也哉!(选自《南山集》,有删节)注:①主:死者的牌位。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维岳故贳之贳:赦免B.累昼夜不能寝食累:连续C.北兵渡江,京师溃溃:(被)攻破D.慎毋以示世也慎:小心6.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杨维岳忠义大节的一组是(▲)(3分)①以维岳故贳之,是以私爱而挠公法也②

7、即毁家以为士民倡③北面痛哭,累昼夜不能寝食④避将何之?吾死耳⑤乃作不髡永诀之辞以见志⑥闻者莫不为之流涕A.①⑤⑥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维岳喜好读书,坚守正道。他宁可不要数百两银子,也不为犯法的富民“代请”。郡守因此越发敬重他的为人。B.杨维岳一直很敬重文天祥和史可法,他画了文天祥画像经常祭拜;在史可法死后,为杨维岳又设牌位写文章哭祭他。C.清兵南下后,下令士民剃发。杨维岳既不剃发,也不躲藏,决心以死明志,别人来劝慰他,他也卧床不应,绝食多日而亡。D.作者谴责

8、了在民族危难之际贪生怕死的达官贵人,以及不明大义的平民、书生,肯定了杨维岳为守君臣之义而献身的行为。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⑴维岳兢兢自守,惧无以报德,其敢以是为公累?(3分)译文:▲⑵以府库虚耗,军资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