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高产养殖技术

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高产养殖技术

ID:11541423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2

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高产养殖技术_第1页
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高产养殖技术_第2页
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高产养殖技术_第3页
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高产养殖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高产养殖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高产养殖技术  克氏原螯虾,又称克氏螯虾,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俗称螯虾、淡水螯虾、淡水小龙虾等。原产北美洲,1918年由美国引进日本,1929年由日本引进我国,克氏原螯虾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病害少,耐低氧,能在池塘、河沟、湖泊、稻田、沼泽地等水体中生长繁殖,对不良环境的耐受力很强,耐干能力强,运输成活率高。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养殖面积也越来越大,养殖方式也逐渐增多,稻田养殖就是其中的一种养殖模式。  1稻田选择  养虾的稻田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

2、便、无污染、保水性能好。四周田埂加宽、加固,一般高50cm、宽60cm,坚固、牢实、无漏洞,以防漏水和逃虾。根据稻田的大小,在稻田四周离田埂2~m开挖环沟或十字沟,沟深,宽不少于1m,坡比为∶。稻田面积大,开挖环沟;稻田面积小,开挖“十”沟。环沟可开挖成“口”字形、“日”字形、“田”字形”等多种形状,环沟面积占养虾稻田的1/10左右[1]。田埂加宽、加高,高度为50~60cm,田埂四周用塑料薄膜、石棉板、水泥板等建防逃墙,进排水口设铁丝网,以防止龙虾逃走和敌害入侵。  放苗前准备  放苗前10~1d对养虾沟用生石灰7

3、50~112kg/hm2或漂白粉225~300kg/hm2进行彻底清沟消毒,杀灭有害生物。药物毒性消失后进水、肥水,进水要加过滤网,防止敌害生物进入,施肥一般使用发酵好的有机肥或无机肥,基肥最好用有机肥,用量为250~400kg/hm2,追肥用无机肥,用量为联盟75~22kg/hm2,根据水色确定具体用量[2]。在养虾沟内分散移栽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空心莲子草等水生植物。  虾苗放养  虾苗入田时间应根据水稻栽培情况而定,一般是在插秧后的10~20d后,待稻秧返青后放苗。放苗要一次性放足,避免分次放苗。尽量选择大规

4、格苗种,一般放养规格为300~500尾/kg幼虾30万~45万尾/hm2。放苗前虾苗用3%食盐水浸泡消毒10min,进行消毒。  管理  水稻管理  养虾稻田的施肥与除草。养虾稻田在插秧前一次性施足基肥,保证水稻前期的生长需要,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有机肥充分发酵后方可使用,用量为~t/hm2,在稻田生长过程需要施肥时最好使用尿素,每次用量控制在~kg/hm2以内,追肥时保持稻田10cm水位。养虾稻田插秧1周前须进行化学除草,施药时间应与虾苗进田时间间隔20d以上[3]。  稻田中后期管理和水稻病虫害防治。幼

5、虾进入稻田以后,稻田管理应以适应幼虾需要为主,稻田的主要作业是促进水稻分孽,前期一般要施足蘖肥,故虾苗进池后一般不再施促蘖肥。到穗分化期若苗色落黄可施穗肥,施尿素~kg/hm2。养虾稻田,能减轻病虫发生,但不是绝对不发生,应适当施药防治病虫害。施用农药时可采取下列3种方法:一是选用对克氏原螯虾毒性低的农药;二是准确掌握水稻病虫发生时间及其规律,对症下药;三是喷药时从下向上喷洒到叶面上,尽量减少农药洒落到地表水面。用药前加深水位,用药后及时进行换水,也可采用分片喷施的方法[4]。  4.饲养管理  饲料投喂。虾苗入田后

6、,根据稻田内基础饵料情况及时投喂,投喂时应按照精饲料、青饲料、粗饲料合理搭配的原则,一般杂鱼虾等动物性精料占30%,水陆草占30%,各种饼粕糠、麸等粗料占40%,但也要根据季节情况而定。一般7—9月高温季节,以投喂水陆草、瓜皮、蔬菜、菜粕、麦麸等植物性饲料为主;10—12月提高动物性饲料的比例,上午、下午各投喂1次,上午投喂晚上投喂日饵量的30%,下午投喂日饵量的70%,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6%~8%;冬季水温低,虾活动少,3~d投喂1次,投喂量为虾体重的1%~2%。投饵量要根据天气、水温、摄食及前1d的残饵情况灵活掌

7、握[5]。  水质管理。水质pH值控制在~之间,透明度为25~3cm。除晒田外,稻田水位应保持在20cm左右,经常注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一般在上午进行换水,换水时温差在±℃以内,6月换水量为每周1/5~1/4;7—8月换水量为每周3~4次,每次1/3;9月以后每隔5~10d換水1次,每次换水1/4~1/3,高温季节每隔15~20d在环沟内泼洒生石灰水1次,用量为75~150kg/hm2,也可以使用微生物生态制剂保持水质。  日常管理。幼虾进入稻田后要严加管理。每天巡田,仔细检查观察稻虾生长发育情况、水质变

8、化情况,防止龙虾逃逸,清除田内敌害生物如蛙、蟾蜍、老鼠等[6-9]。  收获  种虾放养后,一般经2个月左右饲养,部分虾就能达到商品虾规格,便可以捕捞。捕捞工具有地笼网、迷魂阵、虾笼等,捕获时遵循“捕大留小”的原则,将小规格的虾留在田内继续生长。最后稻田内水稻可全部收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