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画之后:新水墨谱系考古

文人画之后:新水墨谱系考古

ID:11572401

大小:2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2

文人画之后:新水墨谱系考古_第1页
文人画之后:新水墨谱系考古_第2页
文人画之后:新水墨谱系考古_第3页
文人画之后:新水墨谱系考古_第4页
文人画之后:新水墨谱系考古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人画之后:新水墨谱系考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人画之后:新水墨谱系考古2015-03-2515:23雅昌艺术网我要评论0字号:近几年,当代艺术市场一如既往地疲软,相形之下,各种令人咋舌的天价水墨作品却层出不穷,于是很多艺术经营者果断将目光转向传统艺术——水墨。这给人一种错觉,多年来看似穷途末日的水墨艺术是否已然成功转型,进入新的中兴时代了?诚然,艺术市场上的价格并不等同于艺术价值,从艺术史的角度而言,艺术市场上的价格根本毫无参考价值。不过,史海钩沉,操控艺术市场往往是史海作弊的最佳手段,也难怪胡适要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从图表中也能看出一些端倪,那些拍出天价的艺术品——包括艺术家——甚至难以被艺

2、术史家所看重。何况,这些惊人的天价基本都是些“古董”,与当代水墨无关。近代以来,水墨艺术运势衰微,前有康有为、陈独秀要革中国画的命,后有十年文化浩劫,当代艺术兴起,水墨路更窄。不过,也有众多民粹主义者以及心怀鬼胎的商人在艺术界风生水起地奔走呼吁,要“收拾旧山河,而今迈步从头越”。但奈何水墨艺术的衰败、颓废与困顿由来已久,清末以来,水墨说是后继无人也不为过,因为再也没有一个具有突破性的有力量的水墨大家出现。无意厚古薄今,近代之张大千、黄宾虹及现代之吴冠中、尚扬等略有新意,然而还不足以成为一代宗师,更难以扭转水墨江河日下的颓势。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

3、远者必浚其泉源”,意欲探求水墨的未来,还需要从水墨安身立命之本及何以走向衰败说起。一、笔墨难存文人画寿终正寝之所以会有“文人画”的称谓,是为区别普通画工、画匠、画师们的品位。所谓“学而优则仕”、“士、农、工、商”的价值观历来教人没齿难忘并生死以之,自不必说落第、被贬之类仕途不得志之时。所以,穿长衫的孔乙己即便是站着喝酒,内心也是孤傲的,以“文人”之名赋诗作画自然是文人名士们借以抒怀、托物言志及附庸风雅、自命不凡的不二选择。魏晋以降,笔墨风骨大成,又有南北朝谢赫立“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和“随类赋彩”之说得以名世,与文人士大夫的追求风云际会、水到渠

4、成,笔墨之法自此至清末西洋画传入中国成为千百年不变之真理。不管是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还是赵孟頫“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及至石涛“笔墨当随时代”,笔墨之法,并无太大的变革。但从“丹青”至“文人画”的转变,水墨方得道高升。贤者澄怀味象、圣人含道映物,书画同源,不管是诗赋还是画印,都成了圣贤修身之道。文人画始于什么时候并没有太大的必要去较真,但是魏晋还是唐宋、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却关系儒、释、道三家之别。儒家“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张彦远“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之说一脉相承,是积极入世的;而道家学派则“圣人

5、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大象无形”,是消极弃世的;佛家介乎二者之间,其后来最重要的一个支系禅宗对文人画及后来的现代艺术影响至深。汉后尊儒,李唐之后儒、释、道鼎足而立。正所谓“儒道互补”(李泽厚《美的历程》),自文人画立于世,即便子曾经曰过:“志于道、据于仁、依于德、游于艺”,水墨无疑已是圣贤之学的外化之象。“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所求何物,不言自明。李小山“重法轻理”之说看似不无道理,历代画论里说的几乎都是“法”。但“理”之于文人士大夫而言,实为不言而喻之事,“重法轻理”之说未免有失偏颇。所谓“文人画”,先有“文人”而后有“画”,以“文人”修饰“画”,吹

6、捧的正是文人。子又曰过:“仁者乐山,智者乐山”,宗炳也说“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山水无疑是文人画的最佳代言人,山水之变,基本上也是文人画之变。晚明王世贞(《世苑卮言》)言:“山水至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鹤又一变也。”说的是艺术史,实际也是朝代更迭,山水变,笔墨自然不同,山水之变即笔墨之变。大小李古意未绝,荆关董巨严谨,李成范宽奇崛,刘李马夏致远,至黄公望、王蒙则登峰造极。实际上,笔墨到了这已经是高山仰止,笔墨之能事毕矣,至于清六家、“四画僧”则已然成绝唱。物极必衰,清末以后,笔墨渐失,本

7、质上说,清代长于考据,于学理已是困顿无所作为,加之清末国运衰微,师夷长技之风日甚,崇阳媚外,笔墨的末路已经昭然若揭。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但时不我与呀!扬州八怪传奇演绎的成分更多,有名士之名,画却因名而贵,实际乏善可陈。到了陈独秀和康有为的时代,名士们已经是要革“中国画”的命了。文人画兴也文人,衰亦文人,实已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终于,吴冠中振臂一呼“笔墨等于零”,举世震惊!时代真的不是那个舞文弄墨的时代了!对笔墨的轻视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即便有卫道士们群起攻之,以笔墨为寄托的文人画已不可避免走向寿终正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失去对笔墨的推崇,也就革了文人画的

8、命。何况,文人画本来就是士大夫们的画,封建王朝土崩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