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信访积案工作经验材料

化解信访积案工作经验材料

ID:11578630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2

化解信访积案工作经验材料_第1页
化解信访积案工作经验材料_第2页
化解信访积案工作经验材料_第3页
资源描述:

《化解信访积案工作经验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化解信访积案工作经验材料化解信访积案工作经验材料化解信访积案工作经验材料:2014-7-2710:20:44多举措化解积案 活机制力保稳定化解信访积案工作经验材料xx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充分结合自身实际,以化解积案、处置重信重访为突破口,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努力使一批案情复杂、久拖未决的信访积案得到了彻底解决,有效地提升了信访工作实效。全镇5件信访积案,件件得到化解,7名老上访户得到有效稳控,无一例出现“反弹”,信访总量下降了37%。我们的主要做法:一、直面矛盾,强化责任治重访重访案件大多时间跨度长、复

2、杂程度高、处理难度大,很难找到有效化解、息诉罢访的办法,往往久拖不决。对此,我们不回避,不躲闪,而是以积极的态度认真对待,针对不同情况,实行“领导专抓,部门联动,会诊化解”相结合的措施加以解决。一是领导包案化解。强化包案领导“案结事了、息诉罢访”的责任,坚持做到“六个亲自”。即:亲自接待上访群众、亲自倾听上访人陈述、亲自关注案件办理情 积案得到妥善化解,使连年上访的当事人从此息诉罢访。如我镇一个村为加油站征地问题,是多年来的上访积案,当事人曾多次赴上级机关上访,后来双方为此问题又发生了刑事案件,最后诉至法院,成为民事纠纷案。在此积案办理过

3、程中,我们成立专班,针对该案的每一阶段特征,综合拿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意见,使加油站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二、注重情理,坚持“三心”化重访在化解积案工作中,我们注重工作方法,情理与法并举,采用诚心待人、公心办事、铁心执政“三心”工作法,以真诚、友善、热情的态度对待信访人,使老上访户感到问题能得到解决、人格能得到尊重、心理能得到安慰、情绪能得到稳定。一是坚持“诚心”,帮扶解困消民忧。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信访老户,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帮助信访老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做好化解和稳定工作。对于能遵守信访法规、听从组织的劝告,确实有实际困

4、难的信访老户,我们给予诚心地帮助,使他们体会到党的关怀和组织的温暖。每逢节假日,我镇领导班子成员都要到老上访户家中坐一坐,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所需,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化解信访人心中的疙瘩,从而达到息信止访的目的。如我镇上访老户李某家庭比较困难,在干部下访时,得知其家人生病住在医院,我们及时到医院进行了探望,并为其办理了低保,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二是坚持“公心”,依法办事不徇私。我们在处理重访积案过程中,坚持做到“公心”,不存“私心”,实事求是,严格按照政策和法律办事。对坚持过高和无理要求的重访户,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对少数无理取闹、寻衅

5、滋事的缠访户,坚决依法严厉打击。同时,经常组织工作人员,上门对他们讲政策、讲法律、讲道理,进一步增强其法制观念和依法信访意识,使上访者彻底打消上访念头,自觉主动息诉息访。三是坚持“铁心”,严肃政策不走样。对过分依赖政府的上访老户或以“访”谋利或企图达到不正当目的的,我们严格按照政策和法律,坚持执行政策不动摇,原则面前不让步,严正表明态度,避免形成重信重访有利可图的错误导向。同时,积极做好上下级的沟通,做到上下衔接,口径统一,不给上访人有空可钻的机会,消除其过高要求的想法,真正做到不欠政策账、不欠程序帐、不欠感情账。如上访老户张某擅自开荒的

6、30多亩地,在该村完善二轮延包工作时被收回,为此张某多次上访,要求解决。每次我们都耐心地做其思想政治工作,找来相关的政策法规让他看,最终使其放弃了通过访来达到目的的做法。三、创新机制,三管齐下控重访我们转变“就信访抓信访、就稳定抓稳定”的思想,扩展原有化解积案工作的内涵和外延,由中间环节的调处向源头治访和稳控上延伸,形成对重访问题进行全程控管的工作体系,从而实现传统治理重访工作的重大突破。一是创新“察访”联动机制,定期回访促稳控。对已办结的信访案件,不是息诉罢访了之,人回事结了之,而是及时回访,主动约访相关当事人,进行面对面对话,及时做好

7、教育、疏导工作,对他们反映的问题承诺办理时限,定期解决,争取主动把问题解决在最初状态,从根本上消除了重访隐患。二是创新“办访”处理机制,规范操作不反弹。在积案办理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公开案情、诉求、办案过程和处理结果,加强与信访人的沟通交流,及时通报办理情况,反馈处理意见。同时,逐案建档立卷,力求所有信访积案切实做到诉求清晰、事实清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