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材料题的“五步”巧答法王永建

高考历史材料题的“五步”巧答法王永建

ID:11590998

大小:4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2

高考历史材料题的“五步”巧答法王永建_第1页
高考历史材料题的“五步”巧答法王永建_第2页
高考历史材料题的“五步”巧答法王永建_第3页
高考历史材料题的“五步”巧答法王永建_第4页
高考历史材料题的“五步”巧答法王永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材料题的“五步”巧答法王永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历史材料题的“五步”巧答法[内容摘要]在高考历史题目中,材料题(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一直是一种必考题目,也是决定学生成绩高低的一个关键性题目。本文在对2006年全国高考文综卷及学校两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经验,认为材料题可以分为读问题——看材料,找关键字、词或中心句——根据关键字、词或中心句子,联系课本相关内容——分析课本相关内容(析出与问题有关的内容)——作答,这样“五步”来作答来作答。[关键词]历史;材料题;五步巧解历史材料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题型。它本身源于教材,却高于教材,它将课外材料

2、和课本知识相结合起来。具有题型巧、容量大、灵活性高和区分度强的特点而经久不衰,倍受高考命题专家青睐。其无论是客观型材料题,还是主观型材料题在历史部分均占有很大的比例。仅2006年全国部分省市高考文综卷中的材料题分值分布如下:卷类材料选择题材料问答题总分值所占比例(历史部分)全国卷14384242%全国卷24444848%北京卷16324848%天津卷24315454%重庆卷0404040%四川卷8414949%注:试卷均来自《十年高考·历史卷》中的2006年高考文综卷从上表可以看出,历史材料题在高考5中所占比例很大。高考文综历史得分高低与材料题得分高低密切相关

3、,但是通过几次模拟考试及在平时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却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不会审题、读题、对问题把握不准,或是答题抓不住要点等问题,甚至有些同学干脆无从下手。介于以上原因,结合本人在实际教学中摸索出来的一些经验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认为做材料题,主要是材料解答题,可以采用读问题——看材料,找关键字、词或中心句——根据关键字、词或中心句子,联系课本相关内容——分析课本相关内容(析出与问题有关的内容)——作答,这样“五步”来作答,举凡一例说明如下分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

4、何以废弛,何以肃边威远?——《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材料二1866年(同治五年),左宗棠上奏朝廷要求在福州创办船政局。他说,“窃唯东南大利在水而不在陆……无事之时,以之筹转漕则千里犹在门户;……则七省之储可通一水……自洋船准载北货行销各口,北地货价腾不能贵,江浙大商以海船为业这,往北,置货价本愈增,比及回南,费重行迟,不能减价以敌洋商……是非设局轮船不为功”。“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大轮船不可”。清政府批准左宗棠的请求。。材料三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客主之形,皆适相5捋(相等),……。今则东南海疆万余

5、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靡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1867年李鸿章《筹议海防折》材料四(1894年)秋七月乙亥朔,日本侵朝鲜,下昭宣战。……谕李鸿章扩充海军,慎选将才,精求训练,通筹熟计以闻。……海军副将邓世昌及日人战于大东沟,死之。……(1895年)乙亥,日兵寇威海。我海军与战于南岸,败绩。……威海陷,……刘公岛陷,水师亡,丁汝昌及总兵刘步蟾死。……授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使日本。——赵尔翼《清史稿》回答(1)指出材料一所揭示的问题,从海权和海防的角度看,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结

6、合有关史实说明。(2)根据材料二,指出左宗棠建立福州船政局的经济、军事目的。(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主要含义是什么?李鸿章对“海防”问题的看法有什么变化?(4)近代前期中国的有识之士为加强海防提出了什么主张并采取了那些具体措施?(5)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海军参加了那些重要战役?中国海军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谈谈你对中国海防问题的认识。注;本试题为武汉学海教科所历史学科命题组所命200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第27题,本校二模试卷。从题目可以看出本题共四段材料,涉及到5五个问题。本题是一道运用“五步”巧答法的典型题目。按照“五步”

7、巧答做法,特举第(3)问作答如下:第一步,看问题本问要求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主要含义及李鸿章对“海防”问题的看法有何变化。第二步,看材料,找关键字、词或中心句子从问题可以看出,材料中的“西北……东南……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于材料联系最为紧密,是为材料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子。第三步,根据关键字、词或中心句子,联系课本相关内容通过“西北……东南……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这些字眼可以看出其主要与中国近现代史中“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边疆问题”及“李鸿章对边疆问题的看法”有关系。第四步,

8、分析课本内容(析出与问题有关的内容)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