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深井泵采油技术

10深井泵采油技术

ID:11592023

大小:7.31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8-07-12

10深井泵采油技术_第1页
10深井泵采油技术_第2页
10深井泵采油技术_第3页
10深井泵采油技术_第4页
10深井泵采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10深井泵采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深井泵采油技术常规有杆泵采油技术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技术无杆泵采油技术1有杆泵采油典型特点:地面能量通过抽油杆、抽油泵传递给井下流体。(1)常规有杆泵采油:抽油机悬点的往复运动通过抽油杆传递给井下柱塞泵。(2)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井口驱动头的旋转运动通过抽油杆传递给井下螺杆泵。有杆泵采油分类:常规有杆泵采油是目前我国最广泛应用的采油方式,大约有80%以上的油井采油采用该举升方式。第一节常规有杆泵采油技术2一、抽油装置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其它附件设备组成抽油过程介绍三抽设备3工作时,动力机将高速旋转运动通过皮带和减速箱传给曲柄

2、轴,带动曲柄作低速旋转。曲柄通过连杆经横梁带动游梁作上下摆动。挂在驴头上的悬绳器便带动抽油杆柱作往复运动。(一)抽油机有杆深井泵采油的主要地面设备,它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包括游梁式抽油机和无游梁式抽油机两种。游梁式抽油机组成游梁-连杆-曲柄机构、减速箱、动力设备和辅助装置工作原理游梁连杆曲柄机构减速箱动力设备辅助装置一、抽油装置4新型抽油机:为了节能和加大冲程。异相型游梁式抽油机异形游梁式抽油机双驴头游梁式抽油机链条式抽油机宽带传动抽油机液压抽油机节能加大冲程一、抽油装置5抽 油 机常规型游梁式抽油机异型游梁式抽油机旋转驴头游

3、梁式抽油机调径变矩游梁式抽油机6链条式抽油机皮带式抽油机抽 油 机7游梁式抽油机系列型号表示方法CYJ12—3.3—70(H)F(Y,B,Q)游梁式抽油机系列代号CYJ-常规型CYJQ-前置型CYJY-异相型悬点最大载荷,10kN光杆最大冲程,m减速箱曲柄轴最大允许扭矩,kN.m减速箱齿轮形代号,H为点啮合双圆弧齿轮,省略渐开线人字齿轮平衡方式代号F:复合平衡Y:游梁平衡B:曲柄平衡Q:气动平衡一、抽油装置8(2)抽油泵:机械能转化为流体压能的设备工作筒(外筒和衬套)、柱塞及游动阀(排出阀)和固定阀(吸入阀)按照抽油泵在油管中

4、的固定方式可分为:管式泵和杆式泵主要组成:分类:按照抽油泵性能特点可分为:常规泵、防砂泵、防气泵、抽稠泵等等工作筒(外筒和衬套)柱塞固定阀(吸入阀)游动阀(排出阀)一、抽油装置9A-管式泵B-杆式泵管式泵:外筒和衬套在地面组装好接在油管下部先下入井内,然后投入固定阀,最后再把柱塞接在抽油杆柱下端下入泵内。管式泵特点:结构简单、成本低,排量大。但检泵时必须起出油管,修井工作量大,故适用于下泵深度不很大,产量较高的油井。杆式泵:整个泵在地面组装好后接在抽油杆柱的下端整体通过油管下入井内,由预先装在油管预定深度(下泵深度)上的卡簧固

5、定在油管上,检泵时不需要起油管。杆式泵特点: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排量小,修井工作量小。杆式泵适用于下泵深度大、产量较小的油井。一、抽油装置10(3)抽油杆:能量传递工具。1-外螺纹接头;2-卸荷槽;3-推承面台肩;4-扳手方径;5-凸缘;6-圆弧过渡区一、抽油装置11二、泵的工作原理(一)泵的抽汲过程抽油杆柱带着柱塞向上运动,柱塞上的游动阀受管内液柱压力和自重作用而关闭。泵吸入的条件:泵内压力(吸入压力)低于沉没压力。上冲程(1)上冲程泵内压力降低,固定阀在环形空间液柱压力(沉没压力)与泵内压力之差的作用下被打开。泵内吸入液

6、体、井口排出液体。12下冲程(2)下冲程柱塞下行,固定阀在重力作用下关闭。泵排出的条件:泵内压力(排出压力)高于柱塞以上的液柱压力。柱塞上下抽汲一次为一个冲程,在一个冲程内完成进油与排油的过程。光杆冲程:光杆从上死点到下死点的距离。泵内压力增加,当泵内压力大于柱塞以上液柱压力时,游动阀被顶开。柱塞下部的液体通过游动阀进入柱塞上部,使泵排出液体。二、泵的工作原理13(二)泵的理论排量泵的工作过程是由三个基本环节所组成,即柱塞在泵内让出容积,井内液体进泵和从泵内排出井内液体。在理想情况下,活塞上、下一次进入和排出的液体体积都等于柱

7、塞让出的体积:每分钟的排量为:每日排量:泵的理论排量冲次:一分钟的时间内抽油泵吸入与排出的周期数。二、泵的工作原理14三、泵效及其影响因素泵效:在抽油井生产过程中,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影响泵效的因素:(3)漏失影响(1)抽油杆柱和油管柱的弹性伸缩(2)气体和充不满的影响(4)体积系数的影响地面产液量15提高泵效的措施(1)选择合理的工作方式①选用大冲程、小冲次,减小气体影响,降低悬点载荷,特别是稠油的井。②连喷带抽井选用大冲数快速抽汲,以增强诱喷作用。③深井抽汲时,S和N的选择一定要避开不利配合区。(2)确定合理沉没度。

8、(3)改善泵的结构,提高泵的抗磨、抗腐蚀性能。(4)使用油管锚减少冲程损失(5)合理利用气体能量及减少气体影响三、泵效及其影响因素16四、示功图分析示功图:载荷随位移的变化关系曲线所构成的封闭曲线图。地面示功图或光杆示功图:悬点载荷与位移关系的示功图。示功图测试仪器:动力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