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水产动物饲料利用

提高水产动物饲料利用

ID:11639066

大小: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3

提高水产动物饲料利用_第1页
提高水产动物饲料利用_第2页
提高水产动物饲料利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提高水产动物饲料利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怎样提高水产动物饲料利用率的建议-渔业论文近年来,随着良种的不断培育和引进,对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效果也十分显著。在水产养殖生产中,一定要选择遗传性状优良、体表完整、体色鲜亮、体质健壮的种苗。在种苗放养时,还要注意放养量的合理准确,放养规格应尽可能一致,并适当搭配其他养殖品种,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目前推广的80∶20放养模式是一种值得大力提倡的放养方式。3.提供营养全面的饲料不同的水生动物,对营养的需求也不同。蛋白质是饲料中维持水生动物生命活动的最关键的营养物质,也是饲料成本中花费最大的部分,确定并选择最适的

2、蛋白质需要量,可有效地维持体蛋白动态平衡及促进其生长。不同食性的水生动物对蛋白质的需求不同,如鱼类为:草食性<杂食性<动物性。不同生长生阶段对蛋白质的需求也不同,单位水生动物体重的蛋白质需要量随水生动物体重的增加而减少,如鱼类为:成鱼阶段<鱼种阶段<鱼苗阶段。当然,饲料的蛋白质也不是越大越好,在配合饲料中适量搭配能量饲料,可以使蛋白质较多地用于水生动物的生长,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十分重要。在甲壳类水产品种养殖中,要随生长阶段及时调整饲料中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的比例。必要时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促进水生动物生长的诱食剂、

3、促生长剂、驱虫保健剂、微量元素等,但添加剂一定要注意绿色环保。4.规范合理地加工饲料饲料加工方法不当,往往会造成营养损失。如豆类饲料含有抗胰蛋白酶,如不经热处理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谷类饲料磨得越细,消化率越高,但过细会降低适口性。若根据水生动物的口径大小,将粉碎的原料饲料加工制成合适粒径的颗粒饲料,可提高饲料利用率15%左右。影响配合饲料质量的因素有:粉碎粒度是否够细,称量是否准确,混合是否均匀,除杂是否完全,蒸汽调制的温度、压力是否适宜,造粒是否压紧,颗粒大小是否合适,熟化温度及时间是否科学等。5.选用

4、科学的投饲方法投饲要均匀、适量、定时、定位,切忌时饱时饥,影响水生动物的消化和生长。投饲量与饲料的利用率直接相关,投饲过多,饲料往往没有被完全消化吸收就排出体外,造成浪费;投饲不足,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养殖过程中,可进行多次投喂,通过投饵机的定时控制,一般从上午7时开始投喂到下午4时结束,每次持续投喂20~30分钟。不同的养殖品种投饲时间和方法也有所不同,如对虾有昼夜摄食的习性,应采取昼夜多次投饲方式,一般为每天4~5次,每隔4~5小时投饲1次;青虾与河蟹一般每天投饲2次,上午9时投饲30%~40%,下午5时

5、投饲60%~70%。投饲的区域和范围也应因不同养殖品种而定,一般虾蟹类应以浅水处为主,鱼类经过驯食后可定点投喂。生产上应定期检查水生动物的摄食情况,每次投饲以能保证水生动物有80%以上的饱食度为宜,遇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调整投饲量。6.做好疾病防治工作疾病防治要贯彻“积极预防、以防为主”的方针,及时治疗水产动物的各种病症,确保水产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和转化。水生动物一旦感染寄生虫、细菌或病毒,机体吸收营养的功能减弱,食量有所下降,要控制饲料投入量,避免对治疗疾病带来负面影响,对水体造成污染。7.注重饲料的保管饲

6、料保管不善,不但饲用价值降低,而且极易发生水生动物中毒或引起消化道疾病。有条件的渔业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应建专门的饲料仓库,保持饲料新鲜。一次购料不宜过多,饲料储存过久会因脂肪变质而使营养降低。保管饲料还要注意遮光、通风透气和防潮,以免维生素A、D、E等氧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