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采集与控制系统设计本科毕设论文.doc

温度采集与控制系统设计本科毕设论文.doc

ID:11645486

大小:2.26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8-07-13

温度采集与控制系统设计本科毕设论文.doc_第1页
温度采集与控制系统设计本科毕设论文.doc_第2页
温度采集与控制系统设计本科毕设论文.doc_第3页
温度采集与控制系统设计本科毕设论文.doc_第4页
温度采集与控制系统设计本科毕设论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温度采集与控制系统设计本科毕设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一章绪论本章介绍了温度采集与控制系统设计的背景与意义,通过本章,可以了解温度传感器和单片机的发展状况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状况。1.1课题背景与意义温度控制无论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当今,我国农村锅炉取暖,农业大棚等多数都没有实时的温度监测和控制系统,还有部分厂矿,企业还一直沿用简单的温度设备和纸质数据记录仪,无法实现温度数据的实时监测与控制。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和生产环节对温度控制精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等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温度控制器的控制精度普遍不高,不能满足对温度要求较为

2、苛刻的生产环节。人们对于温度监测技术的要求日益提高,促进了温度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温度传感器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模拟集成温度控制器、智能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后,温度传感器正朝着高精度、多功能、总线标准化、高可靠性及安全性、开发虚拟传感器和网络传感器、研制单片机测温系统等高科技的方向迅速发展。自从1976年Intel公司推出第一批单片机以来,80年代的单片机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近年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单片机继续朝着快速,高性能的方向发展,从4位、8位单片机发展到16位、32位单片机。单片机主要用于控制,它的应用领域

3、遍及各个行业,大到航天飞机,小至日常生活中的冰箱、彩电,单片机都可以大显其能。单片机在国内的主要的应用领域有三个:第一是家用电器业,例如全自动洗衣机、智能玩具;第二是通讯业,包括手机、电话和BP机等等;第三是仪器仪表和计算机外设制造,例如键盘、收银机、电表等。除了上述应用领域外,汽车、电子行业在外国也是单片机应用很广泛的一个领域。它成本低、集成度高、功耗低、控制功能多、能灵活的组装成各种智能控制装置,由它构成的智能仪表解决了长期以来测量仪表中的误差的修正、线性处理等问题。47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1.2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目标设计以STC89C52单片机为系统

4、控制核心,结合DS18B20温度传感器、12864液晶显示、BM100无线模块、报警、升温和降温指示灯几部分电路,构成了一整套温度检测,报警及控制系统。DS18B20进行温度采集,然后将温度数据送入单片机进行处理通过串口和无线模块发送出去,另一边单片机串口和无线模块接收然后在12864液晶上显示出来,达到了实时监控的目的,具有巡检速度快,扩展性好,成本低的特点。在报警系统中,对于超过此限的温度数据将产生报警信号并进行相应的升温或降温操作。本设计采用两片STC89C52单片机实现,单片机软件编程的自由度大,可通过编程实现各种各样的算术算法和逻辑控制,而且体积小,硬件实现较简单,方便。设

5、计温度采集系统充分发挥了STC89C52单片机的特点,结合现有技术,大大降低了电路的设计复杂度,该系统具有温控准确、操控界面良好、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必将给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飞跃,大大促进了生产的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更进一步提高效率。本设计的实现目标如下:(1).温度实时监测本系统在接收端用到了中文点阵式液晶显示器,显示清晰,能够把温度传感器采集来的温度实时显示在屏幕上,达到实时监测的目的。(2)温度远程无线可靠传输BM100模块是高度集成半双工微功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嵌入高速单片机和高性能射频芯片。BM100模块采用高效交织纠错算法,具有抗干扰和高灵敏度

6、等特点。BM100模块提供了多个频道的选择,可在线修改串口速率,发射功率,通信速率等各种参数。BM100模块能够透明传输任何大小数据,而用户无须编写复杂的设置与传输程序,同时体积小、传输距离较远,丰富便捷的配置功能,能够应用非常广泛的智能化通信领域。(3)各种附加功能及控制功能完善47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由单片机分别设置温度报警上下限,超过预定的温度值时报警灯就会亮,相应的给出升温或降温的控制信号。1.3论文的详细内容安排本文共分5章。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了本文设计的课题背景,然后介绍了温度传感器和单片机的发展状况,最后介绍了论文的内容安排。第二章首先是对

7、温度采集与控制系统的任务分析,对任务明确之后,才能更加准确的进行设计。接着阐述了系统方案的设计,对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三章介绍了温度采集与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这些硬件设计是软件编程的基础。第四章阐述了软件的设计过程,也是本毕设所要做的关键性工作。包括软件结构说明,主程序与子程序的设计。第五章则是对软件和硬件进行调试、分析,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之后,对本次毕业设计做出了总结并给出了重要结论,最后做出了社会经济效益分析。47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