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ID:1165305

大小:1.49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7-11-08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_第1页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_第2页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_第3页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_第4页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材料一、英国棉纺织品于1840年至1845年的五年之间,输入量增加了四倍多。究其原因,其货物价廉物美也!材料二、鸦片输入量连年激增,白银大量外流。平均每年外流白银3500万两,约占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二分之一。银价继续上涨,1838年,白银一两可换铜钱1600文,1849年已涨到2350文。材料三、腐败的清政府,为支付2000万元战争赔款和弥补战争中7000万元的军费开支,极力进行搜刮,不断加捐加税。“贪官甚于强盗,酷吏无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材料四、广西地瘠民穷,水、旱、蝗灾不断,灾害严重。史料链接问题:你能得

2、出什么历史信息?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1)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导致社会矛盾激化(2)直接原因:连年的自然灾害①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②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③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2.酝酿: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发动群众洪秀全诞生于广东花县一个农民家庭,少小聪颖,但1828―1843年四次参加科举不第,精神受到很大刺激,在仔细研读《劝世良言》后,开始信奉上帝宣传上帝,创立“拜上帝教”。他的著作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这对劳苦大众有很大吸引力。他说:“上帝当拜

3、,人人所同”;“普天之下弟”“上帝视之皆赤子”。“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只有把那些违反上帝之真道的妖魔推翻,才能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大同社会。他指出清朝最高统治者,实乃“阎罗妖”,世间“相凌相夺相斗相杀”,都是“阎罗妖”的罪过,号召群众起来“共击灭之”。提问:依据材料归纳洪秀全宗教理论的特点。农民阶级平等的思想、儒家大同思想和西方基督教义的结合3.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⑴1851年初,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兴起。⑵1851年9月,永安封王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4、(3)1853年,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显示了农民强烈的反封建精神。4.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二太平天国的治国方案土地分配问题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产品分配问题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 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颁布的原因:为了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目的: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小弟杨秀清……奉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缘蒙天父天兄大开天恩,差我主二兄建都天京,兵士日广,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

5、,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1)积极性:(2)局限性:《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重点)(革命性)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①空想性:《天朝田亩制度》由于客观上军事斗争非常紧张,缺乏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保证分田方案的实施;主观上把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国库的规定,即平均分配一切社会财富的方案违背了小生产者的本性,既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无法实现,具有空想性。②落后性:《天朝田亩制度》下依然实行小农经济,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己自足自然经济理想化

6、、固定化,这违背了当时社会的发展潮流。(落后性、空想性)《资政新篇》内容政治经济文教以法治国…发展工商业…设立新式学堂…评价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用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不是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不符合农民的要求。结果:未能实行目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三天国悲剧1、转折——天京变乱(1856年)洪杨韦①逼④杀③责⑤疑⑥走⑦灭②杀天京变乱示意图石材料一:1851年金田起义时,洪秀全已有姬妾十五六人,突围永安时“娘娘”增至36位。当上天王时设立三宫六院,老婆有88个。在穿戴装饰上。洪秀全追求华丽奢侈

7、之风,其衣服的金纽扣和把斤重的黄冠堪称无价之宝。材料二:“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1)原因①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②封建特权思想膨胀,相互猜忌和争权夺利。③其根本由于在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2)影响清军乘机反扑,再次围困天京;造成天国朝中无人,国中无将的危险局面。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使天国被迫转入战略防御韦昌辉杨秀清天王石达开天京变乱-------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使天国被迫转入战略防御国中无人,朝中无将!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2、后期的防御战①破江北大营:(1858年,陈、李)②三河镇大

8、捷:  (陈、李)③破江南大营:(1860年,陈、李合力)④上海战役:   (李秀成军队)⑤安庆保卫战:(陈玉成)⑥天京保卫战(1862-1864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