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院隧道洞口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平地院隧道洞口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ID:11663150

大小:297.38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07-13

平地院隧道洞口施工安全专项方案_第1页
平地院隧道洞口施工安全专项方案_第2页
平地院隧道洞口施工安全专项方案_第3页
平地院隧道洞口施工安全专项方案_第4页
平地院隧道洞口施工安全专项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平地院隧道洞口施工安全专项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交二公局郧十高速公路YSTJ-11合同段平地院隧道洞口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1-1.1编制依据-1-1.2编制目的-1-1.3使用范围-1-1.4采用的标准规范-1-第二章工程概述-2-2.1平地院隧道工程概况-2-2.2工程地质条件-2-第三章平地院隧道洞口施工-5-3.1施工总体布置-5-3.1.1机构设置-5-3.1.2施工场地布置-6-3.2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方案-6-第四章隧道工程危险源识别与监控-11-第五章隧道洞口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2-5.1洞口工程施工安全措施-12-5.2监控量测-12-第六章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措施-14-6

2、.1安全生产责任制-14-6.2安全生产教育制度-14-6.3安全技术交底-15-6.4安全检查制度-15-6.5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16--2-中交二公局郧十高速公路YSTJ-11合同段平地院隧道洞口安全专项施工方案6.6特种作业及设备安全技术措施-17-第七章重大事故应急预案-20-7.1工作原则-20-7.2事故类型-20-7.3工作流程、组织体系及相关机构职责-20-7.3.1工作流程-21-7.3.2组织体系-21-7.3.3现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职责-22-7.4 预警预防机制-22-7.4.1事故灾难监控与信息报告-22-7.4.2应急响应-2

3、3-7.4.3指挥和协调-23-7.4.4紧急处置-24-7.4.5医疗卫生救助-25-7.4.6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25-7.4.7群众的安全防护-25-7.4.8现场检测与评估-25-7.5后期处置-25-7.3.1善后处置-25-7.5.2保险-26-7.5.3事故灾难调查报告、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26-7.6保障措施-26-7.6.1通信与信息保障-26-7.6.2应急支援与保障-26--2-中交二公局郧十高速公路YSTJ-11合同段平地院隧道洞口安全专项施工方案7.6.3宣传、培训和演习-27-7.6.4监督检查-28-7.7附则-28-7.7.

4、1预案管理与更新-28-7.7.2奖励与责任追究-28-第八章其他措施-30-8.1环境保护措施-30-8.2文明施工保护措施-31-附图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32--2-中交二公局郧十高速公路YSTJ-11合同段平地院隧道洞口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平地院隧道洞口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现行法律、法规。1.1.2国家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现行标准、规范、规程、准则、指南、办法等。1.1.3湖北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指导意见。1.2编制目的为贯

5、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保障人身、设备、设施安全,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履行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和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工程特点,特制定平地院隧道洞口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3使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湖北郧十高速公路YSTJ-11合同段平地院隧道。1.4采用的标准规范《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本项目的合同、投招标文件、图纸等-31-中交

6、二公局郧十高速公路YSTJ-11合同段平地院隧道洞口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第二章工程概述2.1平地院隧道工程概况平地院隧道位于十堰市郧县青山镇平地院村,为左右分离式隧道,右线全长3311m,起讫里程分别为K60+551、K63+862;左线全长3295m,起讫里程分别为Z2K60+530、Z2K63+825,分界里程为K62+230、Z2K62+230,本标段右线长1632m、左线长1595m,采用削竹式洞门。隧道最大埋深265m。隧道区属昆仑—秦岭纬向构造系东秦岭南亚带,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围岩主要为元古代武当群片岩,穿越区工程地质条件总体较好,个别地段掩体破碎,

7、稳定性差,围岩等级均为Ⅲ、Ⅳ、Ⅴ级,平地院隧道以Ⅲ级为主,洞口段为Ⅴ级围岩,围岩为武当群片岩,浅层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掩体破碎,成洞性差。2.2工程地质条件2.2.1地形、地貌隧道区属构造一剥蚀低山地貌,穿越区微地貌形态有山峰,山脊,分水岭,冲沟,穿越段地面标高297.1~628.2m.山高谷深,山西连绵,山脊线明显,沟谷深深且多“U”型,沟谷曲折,峡谷蜿蜒。山体呈浑圆状,自然坡角20~35〫.山脉总体呈北西~南东西向,山顶呈圆状,多发育树枝状冲沟,沟内一般无水地表径流。地表植被不甚发育,多以稀疏林木为主,进出口及洞身地表地带均有乡间简易公路曲折绕行,交通

8、较便利。2.2.2地质构造-31-中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