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ID:11698488

大小:71.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13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_第1页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_第2页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_第3页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_第4页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江苏振东乡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2006年,滨海县振东乡新东村被江苏省列为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通过近两年组织实施,目前该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是如何推进的?成效又是如何?有哪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妇女群众又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带着这些问题,近日,振东乡妇联就该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和目前现状  新东中心村地处振东乡南端,南依淮河入海水道,西邻振东乡农业示范园,老陈李线贯穿整个村庄。新农村建设以来,该村一二三产业迅猛发展,村级经济持续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一)农村经济持续增长。  该村结合村情,切实拟订农民增收思路,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实施“千百万”工程,自去年来,共投入25万元,新建连片蔬菜大棚200亩,新建蔬菜大棚100个,同时大力发展鱼蟹高效养殖,发展个体运输、机械工程、饮食劳务等特色产业,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新农村建设以来,在省、市、县各级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共投入480万元,在新东中心村组织实施了村内道路建设、环境整治、下水管道延伸、农田水利建设、河道疏浚等

3、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村内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建硬质路面2公里,“四横四竖”道路格局基本形成,修缮延伸下水管道400米;自来水、电话、有线电视入户工程稳步推进,达到入户率100%;农电网改造、环卫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稳妥实施,投入25万元,正在进行农网改造;生活垃圾有专人负责处理,实行分类收运,村内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营造了蓝天、碧水、村庄美的新农村人居环境。  (三)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加大了文化、教育、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目前,村内有体育运动设施和场地,新东村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力度,组织实施了农民培训、科

4、技入户等科教工程,村内群众积极学用新型科技热情高涨。同时,县乡组织的送科技、送文艺下乡活动,丰富了该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四)村民参事议事意识增强  村内治安稳定,群众安居乐业。村内设有综治办,有警务室,逐步形成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局面。全面建立和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机制,把群众关心的事情全部公开,村中重大问题向村民代表征询意见,将财务公开延伸到村民小组,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通过新农村建设,新东中心村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十六

5、字方针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  二、主要困难和存在问题  (一)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该村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农作物种植和副业养殖生产过程中,仍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功能作用有待增强,专业协会活动开展不正常,带动力不强。  (二)农村投入严重不足  省、市、县下拨的转移支付仅能维持村组织正常运转。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投入严重不足。调查显示,由于受集体经济实力限制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瓶颈制约,村内的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根本无

6、法开展,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14  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综合素质不容乐观,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新农村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自身文化水平低,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另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  (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  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

7、低。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开展,农村弱势群体没有全部纳入保障体系。  (五)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  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目前,一些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

8、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  三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发挥作用,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正常的办公费用都依靠转移支付来维持,因此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