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莆田五中高三语文月考4试题

2012年莆田五中高三语文月考4试题

ID:11716091

大小:7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3

2012年莆田五中高三语文月考4试题_第1页
2012年莆田五中高三语文月考4试题_第2页
2012年莆田五中高三语文月考4试题_第3页
2012年莆田五中高三语文月考4试题_第4页
2012年莆田五中高三语文月考4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莆田五中高三语文月考4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莆田五中高三语文月考4试题一、古诗文阅读(3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8分)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1),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2)斯是陋室,。(刘禹锡《陋室铭》)(3),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4)故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6)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李白《蜀道难》)(7)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8),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二)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悠然亭记(明)归有光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

2、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馀年,归始僦居①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媢(mào,嫉妒)者所不容。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者,必推公。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

3、如此。靖节世远,吾无从而问也。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夫“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历嵩、少间,涉两海②,入闽、越之隩阻③,兹山何啻泰山之礨石④?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庄子云:“13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⑤,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选自《明清散文》)【注】 ①僦(jiù)居:租房。②两海:这里指东海与南海。③隩(ào)阻:深险难行之地。④礨(lěi)石:大石。⑤缗(mín):在这里指杂芜。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4、,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盖去县三十里 去:距离、相距     B.不独一时之所适 适:适意、舒适 C.而中无留滞 中:中间、里面        D.自田野登朝 朝:朝廷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淀山公“悠然”的一组是(   )(3分)①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②所至官,多著声绩。  ③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④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馀年。⑤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⑥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5、       D. ②④⑤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归有光叙写了自己的表兄淀山公罢官后随遇而安,建筑庭园,修建悠然亭,颇有陶渊明归隐园田的思想情趣。   B.淀山公现居的马鞍山虽然与泰山的一块大石无异,但他现在面对此山与曾经游览泰山等名山的心态,是同样悠然的。   C.淀山公有才能,做官时,多有声名和功绩;罢官后,朝廷仍然认为他可被重用,但是他自己却已忘怀,纵情于山水之间。   D.作者借写悠然亭记,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的表兄淀山公罢官里居、悠然自得的生活。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

6、成现代汉语。(8分)(1)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  译文:13。                                                                                    (2)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妨媢者所不容。译文:。                                                                                    (3)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译文:。(三)古代诗歌阅

7、读(12分)6、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6分)过陈琳①墓(温庭筠)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②无主始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注:①陈琳是汉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曾为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后归附曹操,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军国书檄,多出其手。②“霸才”,犹盖世超群之才。(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答:。(2)、除了借古抒怀以外,本诗所用的最重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具体分析。(3分)答:。7、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6分)昭君出塞图王思廉①黄沙堆雪暗龙庭②,马上琵琶掩泪

8、听。汉室御戎无上策,错教红粉怨丹青③。【注】①王思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