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ID:11721375

大小:238.0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8-07-13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1页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2页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3页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4页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检测试卷(本试卷共lOO分)第1卷(选择题,共60分)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2分)关于哲学的起源问题,曾经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据此回答l一3题。1.当你听说放鞭炮可以驱邪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惊讶?只要你惊讶,你就会产生联想.你也许会问:鞭炮是什么?是怎样生产制造的?其原料是什么?“邪”,是什么?“邪”,是哪里来的?“邪”,被鞭炮驱走后,又到哪里去了?到外国去了吗?还是到月球去了?如果第二天“邪”又回来了,要不要再放鞭炮?“邪”到底是什么,多长、多高

2、、多宽、多重……正如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曾在《泰阿泰德篇》中所说:“惊讶,这是哲学家尤其具备的一种情绪。”这一材料说明()A.哲学是惊讶等情感因素的集合B.哲学就是惊讶、恐怖等一些情绪化的东西C.哲学产生于人类的生活与实践D.哲学产生于有闲人对一些无聊问题的思考2.无独有偶,英国哲学家罗素5岁的时候,家人带他去海边玩,他发现自己无法把礁石上的海蜞弄下来,非常生气。于是他问姑姑:“海蜞会思考吗?”姑姑回答:“我不知道。',‘‘那你就应该学习”,罗素说。是啊,人会思考,动物会思考吗?什么叫思考?为什

3、么说动物不会思考?这些起初不显眼的问题,一旦认真起来,大有文章可做,有一门“精神哲学”专门讨论这些问题。这说明()A.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哲学家。B。儿童的哲学停留在经验和无意识的层次C.人们创造哲学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D.惊讶和困惑是一切哲学活动的引线或动因3.上述两段材料进一步说明()A.哲学思考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B.哲学产生于惊讶,但只有追问和思考才能真正产生哲学C.普通人也会进行自觉的哲学思考和追问D.只有大哲学家的童年一般才表现出刨根问底的天赋学习哲学有什么用处?相信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4、据此回答4~5题。4.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爱智慧是人的自然倾向,哲学应该追求头等智慧。经过哲学思考的生活才是有价值的。这就是说,苏格拉底主张()A.人们不应该有物质的享受B.人天生就喜欢理性思考C.哲学能够解决人类生活的所有问题D.哲学能够使人的生活更有价值、更有意义5.有一个人在河边钓鱼,他钓了非常多的鱼,但每钓上一条鱼就拿尺量一量。只要比尺大的鱼,他都丢回河里。旁观人见了不解地问:“别人都希望钓到大鱼.你为什么将大鱼都丢回河里呢?”这人不慌不忙地说:“因为我家的锅只有尺这么宽,太大的鱼装

5、不下。”(原文的批注是:不让无穷的欲念攫取己心)这一故事表明的是一种“够用就好”的生活态度。当人们在吃到饱的自助餐厅,毫无忌惮的吞食,那可真是一个可怕的景象。取自己够用的,不必贪求,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修炼。这则故事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真正的哲学()A.能够提供人们正确的思维方法B.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C.教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得与失、进与退的关系D.告诉人们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6.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这就是说()A.哲学研究的对象是自

6、然界B.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和总结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D.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的认识工具。”这就是说()A.马克思主义哲学放之四海而皆准,能解决一切问题B.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们在实践中不犯错误D.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了人类的全部智慧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世界观的是()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物是观念的集合”D.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9.下列关于世界观的

7、表述正确的是()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B.世界观只有哲学家才有C.对世界某一方面的看法就是世界观D.世界观就是哲学10.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一般和特殊的关系11.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提出了各种不同的问题,但是从本质上看,他们的回答都是围绕()问题展开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B.偶然和必然的关系C.个人和社会的关系D.肉体和灵魂的关系12.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认

8、为:我们相信因果关系存在是非理性的,因为归纳得不出普遍必然规律;现实中我们相信因果关系,比如火使人温暖,水使人清醒.是因为不这样就要吃苦头;但是从理论上看,我们的理性无论如何也得不出普遍必然因果关系。他写道:“关于原因与结果我们的一切推论无非是由习惯来的:信念与其说是我们天性中思考部分的行为,不如说是感觉部分的行为比较恰当。”这一观点表明了休谟主张()A.唯心主义B.不可知论C.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13.中国先秦思想家苟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