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理论习题答案

中医学基础理论习题答案

ID:11741424

大小:151.01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7-13

中医学基础理论习题答案_第1页
中医学基础理论习题答案_第2页
中医学基础理论习题答案_第3页
中医学基础理论习题答案_第4页
中医学基础理论习题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学基础理论习题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基础理论习题1  (一)A型题  1.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E  A.水  B.天  C.地  D.风  E.气  2.气的根本属性是:D  A.上升  B.下降  C.外出  D.运动  E.静止  3.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C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合和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4.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指:D  A.生殖之精  B.后天之精  C.自然界之清气  D.肾中所藏之精  E.水谷精微  5.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A  A.气  B.气机  C.气化  D.彼此感应  E.神  6.精气神学说中的“神

2、”主要指:B  A.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  B.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  C.一切生物生命力的外在表现  D.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E.以上均是  7.精气神学说中特别重视:C  A.精的作用  B.气的作用  C.神的作用  D.精气互化的作用  E.精气生养神的作用  8.阴阳属性的征兆是:B  A.动静  B.水火  C.上下  D.晦明  E.寒热  9.阴阳比较完整而简要的概念是:E  A.事物的对立  B.事物的对立统一  C.事物的一分为二  D.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  E.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  10.阴阳交感是指:D  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  B.阴

3、阳二气是运动的  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  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E.阴阳二气的对峙  11.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发生和变化的:B  A.结果  B.根由  C.形式  D.物质  E.现象  12.“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阴阳的:B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13.“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E:  A.制约  B.交感  C.消长  D.互根  E.互用  14.“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的:C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

4、平衡  E.相互转化  15.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阳的脏是:C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16.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阴的脏是:D  A.心  B.脾  C.肝  D.肺  E.肾  17.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阳的脏是:A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18.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至阴的脏是:D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20.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是:C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均非  2

5、2.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是:B  A.前半夜  B.后半夜  C.上午  D.下午E.以上均非21.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阳中之阴的是:B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均非  23.可用阴阳互根互用来解释的是:C  A.阳胜则阴病  B.阳病治阴  C.阴损及阳  D.重阴必阳  E.阴虚则阳亢  24.“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C  A.阳损及阴  B.阳盛伤阴  C.阴虚阳亢  D.阳气暴脱  E.阳虚阴盛  25.“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D  A.阴胜阳虚  B.阳胜阴虚  C.阴虚阳亢  D.阳

6、虚阴盛  E.阴阳两虚  26.以补阴药为主,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治疗方法属于:B  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  C.阴病治阳  D.,阳病治阴  E.以上均不是  27.把“脾”归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何归类法:A  A.取象比类法  B.推演络绎法  C.以表知里法  D.试探法  E.反证法  28.“亢则害,承乃制”说明五行间的:E  A.相生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制化  29.“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C  A.木疏土  B.木克土  C.木乘土  D.木侮土  E.土侮木  30.脾病传肾属于:C  A.相生  B.相克  

7、C.相乘  D.相侮  E.母病及子  31.属于“子病犯母”的是:C  A.脾病及肺  B.脾病及肾  C.肝病及肾  D.肝病及心  E.肺病及肾  32.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是:A  A.培土生金  B.佐金平木  C.泻南补北  D.抑木扶土  E.培土制水  33.“泻南补北”法适用于:C  A.肾阴虚而相火妄动  B.心阴虚而心阳亢  C.肾阴虚而心火旺  D.肾阴虚而肝阳  E.肾阳虚而心火越  3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