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中国淡水资源保护 .doc

略谈中国淡水资源保护 .doc

ID:11752271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3

略谈中国淡水资源保护 .doc_第1页
略谈中国淡水资源保护 .doc_第2页
略谈中国淡水资源保护 .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略谈中国淡水资源保护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略谈中国淡水资源保护 摘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减少水污染、改善水质、合理调控水量而保护水资源,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水法  1、水资源保护的含义  水资源保护是一个国家为了满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维护水资源的正常使用功能和生态功能,采取经济、法律、行政科学的手段合理地安排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影响水资源的经济、生态属性的各种行为进行干预的活动。  水资源保护从广义上讲包括水量保护与水质保护两个方面,也就是通过行政、法律、技术、经济等手段

2、合理开发、管理和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供应,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和水土流失,以满足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求。在水量方面应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展水资源的多种功能。注意避免水源枯竭、过量开采。同时,也要顾及环境保护要求和生态改善的需要。在水质方面,应防治水污染,维持水质良好状态,要养活和消除有害物质进入水环境,加强水污染的防治和监督。  2、我国水资源概况和水资源保护的迫切性  2.1、我国水资源总量较多,但按人口、耕地平均占有水平很低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水资源问题比较严重,

3、尽管我国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仅低于巴西、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但是由于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按人口、耕地平均,人均和亩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左右,亩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亩均占有量的3/4.据对149个国家和地区的最新统计,中国人均占有量已经退居世界110位。因此,正确处理好水及人和人及于水两方面的关系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艰巨复杂。  2.2、我国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水土组合不平衡。  我国的水量和径流深的分布总趋势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并且与人口数耕地的分布不相适应

4、。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36%;淮河及其以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64%,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9%。其中黄、淮、海、辽四河流域内耕地面积占全国的42%,然而水资源才占全国的9%。从而形成了南方水多耕地少,水量有多余,北方耕地多而水量少,水资源短缺,因此改变水量的空间分布,使水资源合理地被利用充分发挥其效益就被提到日程上来,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就是一个很好的特例。  2.3、我国降水及河川的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3  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受季风影响,在年内年际之间有很大变化,汛期四个月

5、的降水量和径流量占全年的60%—80%,集中程度超过了欧美等国家。  我国主要河流都出现过几年来水较丰和几年来水较枯现象。例如黄河在过去几十年中曾出现过连续9年(1943—1951)的丰水期;在近几十年内也曾出现过连续28年(1972—1999)的少水期,其中断流21年,而且在1991到1997年间是年年断流,总断流时间是717天,平均每年断流102.4天。降水量和径流量在时程上的这种剧烈变化,给水资源的利用带来困难。要充分利用水资源势必修建各种类型的水利工程来调节天然来水。  我国水资源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长期性能艰

6、巨性和复杂性。要使水资源能够长期的维持国民经济的生产和人畜的生活用水,就必须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控、贮蓄,进而改变地区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各地区根据各自的需水要求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调配、利用,尽量做到按需分配使用。  2.4、  水资源保护的紧迫性  近2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有300多个缺水城市的日缺水量达1600万m3,全国仍有7000万人和60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据预测到21世纪中期,全国总需水量将从过去的5000多亿

7、吨增加到8000多亿吨,占我国可利用水资源总量的28%以上,按照国家经验一个国家用水量超过其水资源可利用量的20%以上,训可能发生水危机,因此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将会是21世纪的重大课题。对水资源采取的保护措施,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以期达到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来支持、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水资源保护对策和措施  3.1、认真学习《水法》,增强法律保护意识  各水利行政部门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水法》的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切实做好基础工作,从而让人们全面地了解到水对国计民生的重

8、大影响,自觉树立起节水爱水的意识,从而建立起节水型社会。按照法律、法规确定的职责分工加强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协调管理,实现依法治水,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3.2、开源与节流并举,保护地下水资源  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