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基础教育特色和启示

新加坡基础教育特色和启示

ID:11764090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3

新加坡基础教育特色和启示_第1页
新加坡基础教育特色和启示_第2页
新加坡基础教育特色和启示_第3页
新加坡基础教育特色和启示_第4页
新加坡基础教育特色和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加坡基础教育特色和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加坡基础教育特色和启示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关系我国能否从教育大国跨入教育强国,新加坡是一个岛国,其国土面积只有700多平方公里,人口才500多万,然而就是这样的小国,却是世界基础教育强国,连美国的部分中小学教科书都取自新加坡,不可否认在我国基础教育呼声与日俱增的大背景下,了解分析新加坡基础教育做法、现状大有益处。  一、新加坡的四次基础教育改革  新加坡1965年独立,独立后的新加坡始终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其三任总理李光耀、吴作栋和李显龙教育理念一脉相传,其先后推动了新加坡的四次基础教育改革。  第

2、一次是1969年提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目的是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发展输送合格人才,具体做法是普通中学加强职业技能训练,改革普通中学教育与职业教育在内容上截然的严格区分。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教育分流制度。目的是为资本密集型经济发展输送人力资源以及为高等院校培养合格生源。第三次是1990年提出教育要迎接信息化时代的挑战。目的是配合技术知识型经济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素质。第四次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通过教育改革,把新加坡建成智慧岛的概念。即把新加坡建成知识服务中心和脑力服务中心,以配合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挑战。  二

3、、新加坡基础教育特色  新加坡基础教育有很多特色,主要有以下方面。  学生分流制度  新加坡的小学学制是6年,小学四年级结束时,学生首次通过考试分流,按照考试成绩把学生分成特别优秀的、一般的和较差的三部分,三部分小学生进入不同的班级学习,三部分比例依次是15%,75%和10%;第二次分流是小学六年毕业时通过统一考试,也把学生分成三部分,成绩特别好的10%进入特选中学,成绩良好的50%进入快捷中学,余下的40%进入普通中学。第三次分流发生在中学毕业,学生通过普通水准考试,形成第三次分流,最好的30%进入初级学院和大学预科,它主要为高等院校输

4、送人才;接着的50%进入相当我国大中专的理工学院,余下的20%进入相当于我国职业高中的工艺教育学院。  学业考试制度  新加坡受“学而优则仕”儒家思想影响,各级考试制度十分严格,学生们都非常重视,对新加坡学生影响最大的考试有四个,即小学四年级结束后的分流考试,小学毕业考试,中等教育考试和大学毕业时的学位考试,前三次的分流考试决定学生能否进入学术含量更多、学术地位更高的教育机构进一步深造,大学毕业时的学位考试成绩则决定你毕业后踏上社会工作的起薪高低。  双语教育制度  新加坡人主要来自中国、马来西亚和印度,为了各民族的和谐和保留各民族的文化

5、,新加坡的官方语言有四种,即英语、汉语、马来西亚语和南印度语,政府规定所有中小学都必须实行双语教学,既要学好英语,也要学好母语。  德育教育制度  新加坡把德育教育贯穿整个基础教育体系,新加坡是一个岛国,资源匮乏人口少,新加坡要立足世界,唯有每个新加坡人奋发有为,因此新加坡的青少年从小就有一种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国家忧患意识,从小就知道新加坡为什么建国,怎样才能建国,个人命运怎样才能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另外,中国的儒家思想也很盛行,社会意识、公民意识根深蒂固,因此新加坡社会总体和谐团结稳定,这方面的成就与新加坡的中小学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视分

6、不开。  三、新加坡基础教育成就给予我们的启示  政府对基础教育极端重视,各届政府,届届相传  基础教育处于一个国家教育体系的底层,它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提高國民素质的关键,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走向强盛的必由之路,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本国的基础教育,政府包揽了所有基础教育投入、基础教育决策规划等,目前新加坡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大约在4%左右,名列世界前茅,新加坡建国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迅速成为后起之秀,让世人刮目相看,基础教育功不可没。  教育分流制度贯穿基础教育全过程  新加坡的三次教育分流实际上体现了因人施教、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

7、育分流制度把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能力差异性、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特长与教育制度很好匹配,可以说它是新加坡的独创,它最大发挥了教育资源的效率。  基础教育改革始终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  新加坡的四次基础教育改革每一次都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新加坡每次产业升级换代总能够适时提供相应的人力资源支撑,基础教育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做到了高度融合。  教育系统良性互动  新加坡教育部、教育学院和学校三个部分在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始终分工协作,良性互动,教育部是决策者,教育学院承担研究咨询和培训任务,各个学校是执行者,这样保证了教育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执行的可

8、操作性,联盟信息反馈的通畅性,新加坡基础教育改革实践所取得的成绩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重视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是推进基础教育不断前进的永恒动力  新加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