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戚珊珊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戚珊珊

ID:1177539

大小:434.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7-11-08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戚珊珊_第1页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戚珊珊_第2页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戚珊珊_第3页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戚珊珊_第4页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戚珊珊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戚珊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戚珊珊定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是黄斑全层裂孔形成后,液化的玻璃体经此孔到达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而造成的。发病率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占视网膜脱离的百分比,国外报道为0.6%~4%;中国为5.4%~14.4%。女性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为16~75岁,40岁以上者占80%。且发病率随年龄上升,60~70岁为最高峰。分类Ⅰ型视网膜脱离局限于黄斑周边区Ⅱ型视网膜脱离扩展到赤道部但未达视网膜锯齿缘Ⅲ型视网膜脱离至少有1个象限已达锯齿缘病因玻璃体后皮质或黄斑前膜对黄斑部的切线牵引力后巩膜葡萄肿

2、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及脉络膜萎缩等。由黄斑区视网膜前膜(epiretinalmembraneERM)收缩而引起的切线牵引力可能是引起该病的最主要因素。临床表现1.黄斑裂孔形态 裂孔直径一般小于0.5PD最小的如针尖。2.视网膜脱离的范围 黄斑裂孔所致的视网膜脱离早期局限于后极部,随着病程的延长,脱离向下方和颞侧发展,以至全脱离。手术治疗1.前房穿刺玻璃体腔注气术2.冷凝放液玻璃体腔注气术3.冷凝放液外加压玻璃体腔注气术4.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硅油充填并发症主要为全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液化和牵拉是脱离扩展的重要因素。甲状腺

3、相关性眼病定义是一种与Grave病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或不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因眼外肌及眼眶结组织的炎性反应及纤维化导致眶内容物体积大,引起眼球突出、眼睑退缩、球结膜水肿、球运动障碍、复视、视神经压迫等症状。发病率甲状腺相关眼病是眼眶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报道,在成人眼眶病中,甲状腺相关眼病约占20%,国内外统计发病率均为第一位。可见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年轻女性和中年男性。对于甲亢患者,目前没有太好的办法预防眼病的发生临床表现(1)眼睑:眼睛向下看时,上眼睑不能随下转的眼球下落,上方白色巩膜暴露在外。向正前方看时

4、,睑裂扩大,眼球突出。(2)眼球突出:临床统计,双眼突出占甲状腺相关眼病的80%~90%,单眼突出占10%~20%。(3)眼球运动:眼球运动受限出现斜视和代偿头位。(4)眼压:由于眼眶内软组织水肿或眼外肌肥大压迫眼球,眼压升高,严重者发生继发性青光眼。分类及其临床表现1.充血型:球结膜充血、水肿等炎症改变2.肌肉病变型:突眼3.混合型:兼有上述临床表现症状较轻的TAO的治疗1.无需特殊处理,而只要进行局部对症及支持治疗。2.突眼者夜间应使用眼罩,受体阻滞剂眼液。3.轻度复视患者可使用棱镜。4.积极调整甲状腺功能

5、。严重TAO的治疗1.药物治疗2.血浆置换法:适用于严重急性进展期的病人。3.眼眶放射性治疗4.外科手术治疗同时应积极调整甲状腺功能,并定期监测眼部病变。护理要点1.眼眶局部注射的注意事项2.眼局部护理3.生活护理谢谢!药物治疗1.抗甲状腺药物:TAO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使用抗甲状腺药物2.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3.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4.细胞因子拮抗剂5.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手术治疗1.眼外肌和眼睑手术2.眼眶减压术:指征:①眼球前突造成的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溃疡;②肥大的眼外肌在眶尖处压迫视神经,引起

6、视神经病变,视野缺损、视力下降;③患者不能接受眼球前突所致的外观改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