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例肺癌合并肺栓塞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17例肺癌合并肺栓塞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ID:11779014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4

17例肺癌合并肺栓塞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_第1页
17例肺癌合并肺栓塞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_第2页
17例肺癌合并肺栓塞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_第3页
资源描述:

《17例肺癌合并肺栓塞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7例肺癌合并肺栓塞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作者:张雅囡,张锦,李秀忠,周玮,杨霞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银川750004【摘要】:为提高对肺癌合并肺栓塞疾病的认识,对我院2002年1月-2008年7月17例肺癌合并肺栓塞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7例肺癌中以肺栓塞为首发表现2例,肺癌与肺栓塞同时发现3例,确诊肺癌后出现症状并证实肺栓塞12例。其中3例手术后出现,6例化疗后出现,2例化疗联合吉非替尼口服后出现。认为肺栓塞有时可能是潜在肺癌的信号。其发生最重要的原因是血液高凝状态,而手术、化疗、放疗等干预措施增加了肺栓塞发生的风险。【关键词】恶性肿

2、瘤,肺癌,肺栓塞肺血栓栓塞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危险因素多,常见的有创伤、手术、慢性心肺疾病、妊娠、口服避孕药、恶性肿瘤等。恶性肿瘤是肺栓塞持续存在的一个高危因素,它使肺栓塞的发病率增加4倍[1]。经统计,我院从2002年起至今收治的肺栓塞患者中,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65例,其中肺癌17例(26%),所占比例最高。现将此17例肺癌合并肺栓塞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中,男12例,女5例,年龄39~75岁,平均61岁。17例肺癌均经病理学证实。按组织学分类:腺癌9例(52.9%),鳞癌6例(35.3%),小细胞癌2例(

3、11.8%)。肺癌的分期根据国际抗癌联盟2002年制订的标准:非小细胞肺癌Ⅲa期2例,Ⅳ期13例;小细胞肺癌局限期1例,广泛期1例。17例患者中3例手术,6例化疗,其中2例化疗联合吉非替尼口服,1例手术后化疗并放疗。1.2临床表现本组17例患者中确诊肺癌后出现症状并证实肺栓塞12例;肺癌与肺栓塞同时发现3例;肺栓塞为首发表现后经确诊肺癌者2例。其中以呼吸困难起病11例;胸痛起病4例;咯血起病1例;晕厥起病1例。体征17例均有心动过速;呼吸音减低12例;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7例;紫绀4例;血压下降3例。17例患者中3例表现出明显的呼吸困难、心动过速、低血压(

4、收缩压90mmHg),其中1例晕厥。1.3辅助检查17例患者中血浆D-二聚体升高13例(高于500g/L)。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15例。心电图17例均有窦性心动过速,16例胸前导联T波倒置或低平;9例完全或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有典型的SⅠQⅢTⅢ改变;3例肺型P波。心脏彩超检查9例有肺动脉高压及右室增大的表现。参照2001年中华呼吸病学会制定的《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诊断标准,17例肺癌的患者均经CTPA确诊。1.4影像学诊断[2](1)大面积肺栓塞:2个或2个以上肺叶动脉,或相当数量(7个肺段)的肺段动脉阻塞或充盈缺损;(2)次大面积肺栓塞:至

5、少有1个肺段动脉阻塞或充盈缺损;(3)不符合大面积肺栓塞判断标准者归为非大面积肺栓塞。17例患者按照上述标准诊断大面积肺栓塞3例,次大面积肺栓塞9例,非大面积肺栓塞5例。直接征象中见腔内充盈缺损8例;间接征象中胸水10例,肺纹理稀疏6例,肺梗死灶5例,肺动脉高压2例,右心扩大1例。图1显示其中1例肺癌合并大面积肺栓塞的CT造影结果。图1不同平面显示肺癌合并肺动脉主干严重栓塞的CT造影结果1.5治疗疗效判断标准[3](1)显效。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动脉氧分压(PaO2)上升75%,CT或ECT显像肺动脉段血栓或缺损肺段减少(2)有效。呼吸困难、

6、胸痛等症状较前减轻,PaO2上升50%~75%,CT或ECT显像肺动脉段血栓或缺损肺段减少50%~75%;(3)无效。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无明显缓解,PaO2无明显上升,CT或ECT显像肺动脉段血栓或缺损肺段无明显变化;(4)恶化(含死亡)。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进行性加剧,治疗后PaO2进行性下降,CT或ECT显像肺动脉段血栓或缺损肺段较前增加。17例患者中抗凝治疗11例,尿激酶溶栓1例,自动出院5例。尿激酶溶栓治疗1例显效并完全缓解。复查CTPA肺动脉段充盈缺损征消失。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华法林)11例中,有效6例,无效自动出院1例,死亡4例。死亡4例中

7、,3例因治疗无效病情恶化死亡,1例猝死。抗凝溶栓治疗的有效率58.3%(7/12),死亡率33.3%(4/12)。2讨论肺栓塞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有文献[1]报道恶性肿瘤使肺栓塞的发病率增加4倍。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1)肿瘤细胞作用于凝血系统,使得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及纤溶系统功能异常。(2)恶性肿瘤继发血小板活性异常及血小板增多症加重血液的高凝状态。(3)各种干预措施包括手术麻醉、长期卧床、肿瘤压迫及补液不足等因素使得血液流速缓慢及淤积。(4)肿瘤直接侵犯、放化疗以及中心静脉置管直接损伤血管壁促发血栓形成。肺癌因癌组织本身能分泌促凝物质(促血小板聚集物质

8、、多糖蛋白及血浆素原激活剂),具有高血栓形成倾向,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