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211工程”总结报告

“十五”“211工程”总结报告

ID:11786776

大小:536.00 KB

页数:148页

时间:2018-07-14

“十五”“211工程”总结报告_第1页
“十五”“211工程”总结报告_第2页
“十五”“211工程”总结报告_第3页
“十五”“211工程”总结报告_第4页
“十五”“211工程”总结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十五”“211工程”总结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十五”“211工程”总结报告吉林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于2002年10月通过了教育部立项审核,2003年10月获得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吉林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全校师生员工不懈努力,积极进取,在工程建设中不断汲取经验,通过加强领导、科学管理、精心组织、全力实施,几年来工程建设十分顺利。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及条件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涌现出一批“211工程”建设标志性成果。“十五”“211工程”期间建设任务已圆满完成,预期效益目标已得到很好

2、的实现,达到了“十五”“211工程”的建设目标,并为“十一五”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总体建设目标及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一)项目建设概况1.“十五”“211工程”的总体建设目标我校“十五”“211工程”的总体建设目标是:经过“十五”期间“211工程”建设,重点建设的学科项目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部分学科领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重点建设项目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成为我国特别是东北地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基础理论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为把我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2.“十五”“211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围绕上述建设

3、目标,“十五”期间我校“211工程”建设将以改革为动力,全面深化校内管理体制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特别是人事分配制度和教学、科研领域的改革,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带建设,全面提高学校,特别是重点建设学科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其主要任务是:(1)人才培养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实施“吉林大学教学改革和建设2001行动计划”。努力实现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和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本科生阶段着力培养厚基础、高素质、能创新的“学科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要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研究生阶段着重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以及使科研成果转化

4、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其培养质量要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部分学科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05年,全日制各类在校生总数控制在60000人左右。其中研究生数量达到16000人左右,留学生数量达到1000人左右。(2)学科建设选择部分国家重点学科、“九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以及部分基础较好、优势鲜明、特色突出,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基础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应用学科特别是新兴交叉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进行重点建设。“十五”期间将重点建设化学材料合成与理论,超高压等极端条件下物质结构、性质和新型功能材料,光电子学与光学,计算与软件科学及信息处理,汽车与工程装备设计制造,

5、农业机械化工程,材料成形技术与新材料,资源、环境与地球圈层动力学,公路智能交通运输工程,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物学和分子酶学,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理论创新和人才培养,东北亚区域政治、经济、历史与社会发展12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争取到2005年“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项目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部分学科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生若干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标志性成果。(3)科学研究巩固和发展基础研究的优势和特色,按照不同基础学科的性质和特点,着眼于原始创新和理论突破,取得若干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志性成果;大力加强应用与高新技术研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6、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与应用研究,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力争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加强科研基地建设,努力增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应用型研究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到2005年,自然科学年科研经费达到3亿元,争取获得5—8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10—15项高新技术攻关或产业化项目。“十五”期间争取获国家级奖励6—10项,获省部级奖励40—50项。被SCI收录论文数保持全国高校前10名。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力争形成体现时代精神的吉大学派,应用性研究要发挥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成为东北亚

7、地区重要的学术研究基地。(4)队伍建设建设以院士、著名专家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跨世纪优秀人才等为代表,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坚,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基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改革用人制度,在进行岗位管理和目标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师聘任制;实施“吉林大学人才工程”,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的方针,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措施与办法;支持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实施“吉林大学教师队伍博士化工程”;改革师资管理模式,建立鼓励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到2005年,教师总数为58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