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示意图】答案

【过程示意图】答案

ID:11817192

大小:5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4

【过程示意图】答案_第1页
【过程示意图】答案_第2页
【过程示意图】答案_第3页
【过程示意图】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过程示意图】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图表题专题3姓名学号红色表示修改答案高三生物图形图表专题训练过程示意图答案☆细胞生命历程1、(1)细胞分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周期受酶的影响,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4小时;2、(1)真核(2)细胞膜、糖被(3)AB(4)原癌基因(5)有丝分裂3、(1)解离使组织中的细胞分离开来(2)染色使染色体着色(3)分散成单层细胞(4)分生区细胞☆细胞代谢4、(1)①②③⑤;①④⑤;③; 线粒体内膜上 (2)丙酮酸;[C]H2O(3)d  6 (4)细胞呼吸释放出的部分能量散热维持体温恒定5、D6、(1)叶绿体基质ATP中活泼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2)ATP

2、,Ⅰ和Ⅳ(或[H])Ⅱ与V(或02),ⅠⅡ与Ⅶ(或C02),H20(3)逐步释放出来(4)①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反应提供了大量的场所②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各种化学反应互不干扰,保证了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7.C☆遗传信息的传递8、(1)复制是双向进行的(2)从多个起点同时进行双向复制(3)边解旋边复制(4)①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②DNA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能力保证了DNA分子复制准确无误地进行9、(1)核糖体转录只有保持细胞的完整性,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2)表达(或答转录和翻译)(3)C(4)肽键—CO—NH—(5)B10、碱基互补配对(

3、自我)复制病毒的RNA病毒的蛋白质(2)衣壳和囊膜保护结构11、(1)AB(2)紫色白色(3)9∶7(4)一个基因可能控制2个(或多个)性状或一个性状可能受到2个(或多个)基因控制12、(1)从F2开始发生性状分离(2)2n(3)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丝)体的形成(4)种子萌动后进行细胞分裂、DNA在复制过程中可能由于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发生基因突变(或间期细胞易发生基因突变)(5)转录和翻;密码子(遗传密码);☆遗传图谱13、(1)X隐性0(2)常染色体上或X染色体上4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图表题专题3姓名学号(3)根据题干信息,6号个体性染色体组型为XX,即从1号个体和2号个体处各继承

4、了一条X染色体。因为2号个体是正常男性,所以6号体内的来自l号的隐形患病基因不能表达。14、I.(1)人群中随机调查计算患者家系中常染色体显性(2)遗传系谱图如图(Ⅲ1为“该男性”。)Ⅰ121234512(3)100%1/4II.(1)雌性个体为显性,雄性个体为隐性(2)无论雌雄均有两种性状;雄性个体为显性,雌性个体表现为两种性状;15.(1)G∥C(2)(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DNA分子杂交(3)①常显②1/6③否,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后天生长发育中也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④I1、II3、II4、II6、Ⅲ8(4)a)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而不是

5、在生殖细胞中;b)突变发生在父方生殖细胞的细胞质DNA上,则受精后一般不会传给子代;c)突变产生的是一个隐性基因,并将该隐性基因传给子代,而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d)根据密码子的简并性,突变基因与正常基因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e)性状表现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基因的变化可能并不会在性状上表现出来。f)突变没有位于基因的外显子部位(突变发生在内含子、非编码区、非基因片段);(其余合理答案也可)☆基因工程16、①逆转录②相同③扩大培养④温度、pH值、氧气等(答出两种即可)17、(1)解旋酶 (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1/16 

6、(4)DNA分子杂交技术; ABD; ☆细胞间信息传递18、(1)激素高尔基体.线粒体.内质网(只要合理即可)(2)血液循环肝脏细胞.脂肪细胞.骨骼肌细胞(3)传出神经糖蛋白(4)B19、(1)胰岛素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糖蛋白将葡萄糖合成肝糖元(2)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分)兴奋或抑制(3)相同的抗原再次20、(1)特异性受体蛋白质(2)血液循环;促进糖原的合成、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抑制非糖物质的转化;反馈调节;(3)靶细胞受体无法正常识别相关的激素分子4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图表题专题3姓名学号☆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21、(1)[b]促甲状腺激素下丘脑能分泌一些激素来调节

7、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垂体分泌激素的多少,是受下丘脑支配的)(2)局部电流(兴奋/神经冲动)神经末梢(轴突末梢/突触小体)(3)降低④和⑤(4)肾上腺素提高22、(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2)碘主动运输(3)增加;增加;增加;神经和体液调节;(4)减少;反馈;23、(1)7→6和16→15→6(2)升高;协同;(3)不同;(4)抑制;促进;24、(1)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2)4→C→6→B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肾上腺激素、甲状腺激素(3)3→C→6→B皮肤血管收缩25、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