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消费市场特征分析

我国教育消费市场特征分析

ID:11827391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4

我国教育消费市场特征分析_第1页
我国教育消费市场特征分析_第2页
我国教育消费市场特征分析_第3页
我国教育消费市场特征分析_第4页
我国教育消费市场特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教育消费市场特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教育消费市场特征分析  作者简介:于钦(1991-)汉族辽宁朝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金融学专业。  摘要:教育消费是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消费的比例逐年提高。我国教育消费目前主要面临4大矛盾:现有教育发展规模和居民日益增长的教育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现有教育供给结构与居民教育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教育管理体制与居民教育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居民教育消费意愿与现实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教育消费;市场;潜力  2011年1月12日,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全球领先的研究机构益普索再次重磅推出《中国家庭教育

2、消费白皮书》,全面深入分析教育产业的主力受众群体对于教育消费的行为和态度。以下为白皮书观点之一:  调查发现,作为家庭消费的中投,“教育消费”要占到中国深灰中坚阶层家庭收入的1/7,并且该比例预期还将持续增长。而家庭收入越低者对教育的投资占比反而越高。在收入较低的“入门阶层”(年收入8万及以下)中,“教育消费”占年收入的比例高达17.3%,而对“小富阶层”来说,他们的教育消费尚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  1.教育消费是一种战略投资  教育消费就是投资明天,并且更多的是一种战略投资。教育投资作为每个人终身不辍的事业,一项最新的全国范围的调查

3、显示,对子女教育的投资已成为都市家庭支出中增长最快的项目。过去五年,上海家庭人均教育支出每年递增45%,这种趋势在深圳也体现得非常明显,据统计信息局城乡调查队最近调查,深圳居民在加薪后准备投资最多的是在孩子教育上。有人曾拜访过专门研究教育经济学的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闵维方教授,他很明确地表示人们应该意识到,教育是给人带来高收益的一种投资行为。他举例说,美国有个调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的收入明显要多于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既然教育消费是一种投资,就有必要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首先,教育消费的投资效应的回报率高。人力资源管理里提到人作为

4、一种资本,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可以产生利润的,不但可以支持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可以给投资者带来预期的收益。十二五规划中,国家教育部也明确提出加大教育力度,普及高等教育80%以上,可见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但人们也应意识到,正如金融投资一样,教育投资高收益率必然伴随着高风险性。  其次,受教育程度越高,就业就越容易,带来的收益也越高。大学只是我们展望未来、飞翔高空的一个平台,是一个实现未来愿望的跳板,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很多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阅读更多有价值的书籍,把我们价值观、人生观提升一个台阶,创新能力和意识也一并提高,真正的成为

5、一支潜力股。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在充满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受过良好教育、劳动能力强的人容易得到就业机会,谋得较好的工作,获得较高的预期收入。没有受过良好教育或只受过很少教育、劳动能力差的劳动者就难以得到这样的机会,即使能够谋到工作,也能力获得较高的收入。个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同语气就业机会和预期收入是成正比的。在这市场经济的社会,更多的人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所以一些高收入的家庭不惜花重金为子女谋好学校,请优秀的教师为子女进行补习,希望子女能够入得好大学,在学校里实现人生的价值。  最后,教育消费带来直接消费效益。教育消费是一种自我增值

6、,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和心理需要,马斯洛需求原理提到在人们满足生活需要之后,必然会追求人生价值精神需要,这就给市场创造了需求。其次,人们通过教育消费,提升了能力,谋得一份好工作,肯定也会在物质上有更多的追求。所以,教育的消费既是一种消费,更多的却是一种投资。  2.教育消费的收益滞后性  教育消费作为一种战略投资,它既能满足消费者得嗜好,又能提高生产劳动力,兼具了消费性和生产性二重性质。因为教育消费,一方面它可以使个体在精神等各方面获得满足和愉悦,这是教育消费性的收益过程,正如个人由于好奇心而产生一种求知欲,进而通过教育,在这学习的过

7、程中,好奇心逐渐获得满足即为教育的消费性收益,从而个体获得知识与能力,进而转化为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投资,能够给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所以,教育所带来的应当是文化和经济上的双重效益。  劳动力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紧缺时价格就会上涨,不论你是低学历还是高学历。近年来,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从每年160多万人上升到660万人,加上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供给加大不可否认。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问题还存在着供需结构上的不对称。千军万马想涌入一线城市,都想捧上“金饭碗”,而需求总是有限的,大部分人的希望注定会落空,况且我国目前还属于一个制造业大

8、国,服务产业不是特别发达,面对这么大的大学生供给,肯定也是供过于求。不过,大学生的起薪和农民工的工资越来越接近,人们似乎只看到了差距在缩小,缺忽略了很多其他因素。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高端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兴起,会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